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机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机车构造论文--走行部分论文--转向架论文

Co-Co轴悬式机车前后转向架非对称蛇行现象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工程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外机车车辆横向动力学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机车车辆横向动力学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C_0-C_0轴悬式机车概况第14-16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第16-17页
        1.4.1 主要工作第16页
        1.4.2 本文的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机车车辆稳定性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第17-32页
    2.1 共振理论第17-18页
    2.2 轮轨接触特性第18-22页
        2.2.1 法向接触问题第19-20页
        2.2.2 切向接触问题第20-22页
    2.3 线性稳定性第22-28页
        2.3.1 单轮对稳定性第22-24页
        2.3.2 机车车辆稳定性第24-25页
        2.3.3 线性稳定性评价方法第25-27页
        2.3.4 小结第27-28页
    2.4 非线性稳定性第28-31页
        2.4.1 非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第28-29页
        2.4.2 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第29-30页
        2.4.3 非线性稳定性评价方法第30-31页
        2.4.4 小结第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弹性定位单轮轴驱动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第32-48页
    3.1 动力学建模方法第32-33页
        3.1.1 牛顿-欧拉法第32-33页
        3.1.2 分析力学法第33页
        3.1.3 多刚体动力学法第33页
    3.2 弹性定位单轮轴驱动系统横向动力学模型第33-36页
        3.2.1 动力学模型描述第33-34页
        3.2.2 数学模型第34-36页
    3.3 稳定性分析第36-41页
        3.3.1 数值求解第37-38页
        3.3.2 解析求解第38-41页
    3.4 结构参数对系统临界速度的影响第41-47页
        3.4.1 踏面等效锥度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42页
        3.4.2 轨距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42-43页
        3.4.3 轮对和牵引电机质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43-44页
        3.4.4 轮对和牵引电机摇头转动惯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44-45页
        3.4.5 弹簧定位刚度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45-46页
        3.4.6 定位跨距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46页
        3.4.7 滚动圆名义半径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C_0-C_0轴悬式机车前后转向架横向稳定性对比第48-67页
    4.1 C_0-C_0轴悬式机车整车动力学模型第48-52页
        4.1.1 约束和自由度第48-49页
        4.1.2 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第49-50页
        4.1.3 整车模型第50-52页
    4.2 前、后转向架的稳定性第52-55页
        4.2.1 线性稳定性分析第52-53页
        4.2.2 非线性稳定性分析第53-55页
        4.2.3 小结第55页
    4.3 结构参数对前后转向架稳定性的影响第55-65页
        4.3.1 踏面等效锥度对前后转向架稳定性的影响第55-56页
        4.3.2 轨距对前后转向架稳定性的影响第56-57页
        4.3.3 轮对和牵引电机质量对前后转向架稳定性的影响第57-59页
        4.3.4 轮对和牵引电机摇头转动惯量对前后转向架稳定性的影响第59-61页
        4.3.5 一系定位刚度对前后转向架稳定性的影响第61-63页
        4.3.6 一系定位跨距对前后转向架稳定性的影响第63-64页
        4.3.7 滚动圆半径对前后转向架稳定性的影响第64-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退役运动员可行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Z石化公司燃料气系统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