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2-14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4-15页 |
1 对象和方法 | 第15-19页 |
1.1 研究设计 | 第15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1.2.1 资料来源 | 第15页 |
1.2.2 定义及诊断标准 | 第15页 |
1.2.3 纳入标准 | 第15-16页 |
1.2.4 排除标准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1.3.1 临床资料 | 第16页 |
1.3.2 检测方法 | 第16-17页 |
1.3.3 临床评分 | 第17-18页 |
1.3.4 病原学诊断标准 | 第18-19页 |
1.4 统计分析 | 第19页 |
2 结果 | 第19-33页 |
2.1 一般情况 | 第19-20页 |
2.2 基础病情况 | 第20-21页 |
2.3 病原体检出情况 | 第21-24页 |
2.4 炎症指标在存活组和死亡组中的比较 | 第24-28页 |
2.4.1 CRP-ratio在两组中的比较 | 第24-26页 |
2.4.2 CRP-ratio与PCT、SOFA评分、白细胞的比较 | 第26-27页 |
2.4.3 病死率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27页 |
2.4.4 D3的CRP-ratio与D3的PCT、SOFA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第27-28页 |
2.5 依据CRP-ratio对抗感染药物反应进行分组 | 第28-32页 |
2.5.1 炎症指标在三组中的对比 | 第28-30页 |
2.5.2 D3的CRP-ratio、PCT、SOFA评分在三组中的比较 | 第30-32页 |
2.6 CRP-rate的比较 | 第32-33页 |
3 讨论 | 第33-42页 |
3.1 CRP、PCT、WBC的产生及病理生理机制 | 第34-36页 |
3.2 SCAP的高危因素 | 第36页 |
3.3 病原学 | 第36-37页 |
3.4 CRP与SCAP危重程度的关系 | 第37-38页 |
3.5 依据CRP-ratio对抗感染药物反应分组在SCAP中的价值 | 第38页 |
3.6 CRP在指导抗感染药物应用方面的价值 | 第38-39页 |
3.7 CRP与SCAP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 | 第39-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55页 |
综述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的研究进展 | 第55-75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