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前言 | 第13-16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4-16页 |
一、沙眼衣原体免疫优势蛋白的表达 | 第16-35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6-22页 |
1.1.1 对象 | 第16-18页 |
1.1.2 方法 | 第18-22页 |
1.2 结果 | 第22-30页 |
1.2.1 重组质粒转化 | 第22页 |
1.2.2 重组质粒的提取 | 第22-23页 |
1.2.3 重组质粒测序和blast比对 | 第23-28页 |
1.2.4 融合蛋白表达及纯化 | 第28-30页 |
1.3 讨论 | 第30-34页 |
1.3.1 对沙眼衣原体候选蛋白的抗原性讨论 | 第30-33页 |
1.3.2 GST Magbeads纯化、鉴定融合蛋白的讨论 | 第33-34页 |
1.4 小结 | 第34-35页 |
二、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者血清抗体的检测 | 第35-44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35-38页 |
2.1.1 对象 | 第35-36页 |
2.1.2 方法 | 第36-38页 |
2.1.3 结果判断 | 第38页 |
2.2 结果 | 第38-39页 |
2.3 讨论 | 第39-42页 |
2.3.1 血清处理方法的讨论 | 第39-40页 |
2.3.2 谷胱甘肽包被的ELISA 96孔酶标板的使用 | 第40页 |
2.3.3 重组沙眼衣原体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检出情况的讨论 | 第40-42页 |
2.4 小结 | 第42-44页 |
三、沙眼衣原体感染血清学筛查候选蛋白组合的优化 | 第44-52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44-47页 |
3.1.1 对象 | 第44页 |
3.1.2 方法 | 第44-47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47-50页 |
3.2.1 MIF法检测结果 | 第47-48页 |
3.2.2 尿道/宫颈拭子沙眼衣原体细胞培养结果 | 第48页 |
3.2.3 尿道/宫颈拭子PCR结果 | 第48-50页 |
3.3 讨论 | 第50-51页 |
3.3.1 传统金标准检测方法优缺点的讨论 | 第50页 |
3.3.2 免疫蛋白组合的优化的讨论 | 第50-51页 |
3.4 小结 | 第51-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8-59页 |
综述 | 第59-68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