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研究依据 | 第9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五、创新点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艺术与归家 | 第11-18页 |
第一节 艺术使命——寻找人类精神栖居的“家园” | 第11-14页 |
(一) “家园”解读 | 第11-12页 |
(二) 艺术与人类精神 | 第12页 |
(三) 人类“家园”的丧失 | 第12-14页 |
第二节 艺术对人类精神的“救赎” | 第14-18页 |
(一) 艺术:人类“归家之路”上的一盏启明灯 | 第14-16页 |
(二) 在归家之途——我们与怀斯、柯尔维尔相遇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精神家园的构筑者——怀斯的艺术人生 | 第18-34页 |
第一节 怀斯的艺术生涯 | 第18-21页 |
第二节 怀斯绘画艺术的三个时期 | 第21-30页 |
(一) 崭露头角,初识蛋彩 | 第21-23页 |
(二) 历经生死,体味生命 | 第23-25页 |
(三) 执着探索,走向成熟 | 第25-30页 |
第三节 怀斯绘画艺术的特点 | 第30-34页 |
(一) 写实性:技法与内容的完美融合 | 第30-32页 |
(二) 抽象性:借具象的物化手法体现深刻的思想内涵 | 第32-33页 |
(三) 独立性:个人语言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 第34-42页 |
第一节 异曲同工——艺术之路上的同行者柯尔维尔 | 第34-37页 |
(一) 带着战争创伤的思考者——柯尔维尔 | 第34-36页 |
(二) 作品的差异观念的统一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殊途同归——怀斯艺术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 第37-42页 |
(一) 唤醒情感产生共鸣 | 第37-38页 |
(二) 立足本土寻求发展 | 第38-42页 |
第四章 对怀斯艺术的理解与思考 | 第42-47页 |
第一节 脆弱的艺术时代 | 第42-44页 |
第二节 对怀斯艺术的思考和借鉴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及作品获奖情况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