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农村初中后进生的教育转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8-16页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选题的背景第8-9页
        2.选题的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三)研究的内容及方法第13-14页
        1.研究的内容第13-14页
        2.研究的方法第14页
    (四)研究的特色及不足第14-16页
        1.研究的特色第14-15页
        2.不足之处第15-16页
一、农村初中后进生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第16-21页
    (一)农村初中后进生的概念界定第16-17页
    (二)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转化的理论依据第17-21页
        1.因材施教的思想第17-18页
        2.多元智力理论第18页
        3.皮格马利翁效应第18页
        4.需要层次理论第18-19页
        5.归因理论第19-21页
二、农村初中后进生的成因及教育转化的困境分析第21-32页
    (一) 农村初中后进生的成因第21-28页
        1.学生因素第23-24页
        2.家庭因素第24-27页
        3.学校因素第27-28页
        4.社会因素第28页
    (二)面临的困境第28-32页
        1.教育资源不足第28-29页
        2.教育成本高第29-30页
        3.难以形成教育合力第30-32页
三、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转化的个案分析第32-42页
    (一)对徐泓莎早恋的教育转化案例分析第32-36页
        1.案例描述第32页
        2.案例分析第32-33页
        3.教育转化的措施第33-36页
        4.教育转化的效果第36页
    (二)对龙松磊沉溺于网络的教育转化案例分析第36-40页
        1.案例描述第36-37页
        2.案例分析第37-38页
        3.教育转化的措施第38-39页
        4.教育转化的效果第39-40页
    (三)案例带来的启示第40-42页
        1.重视思想教育第40页
        2.激发学习兴趣第40页
        3.教育转化要因材施教第40-41页
        4.教育转化持之以恒第41-42页
四、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转化策略思考第42-53页
    (一)学校层面第42-46页
        1.提高认识、更新理念第42-43页
        2.创新发展、办出特色第43-46页
    (二)教师层面第46-49页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46-47页
        2.对后进生实施分层教学第47-48页
        3.提高教师素质第48-49页
    (三)家庭层面第49-50页
        1.提高认识第49页
        2.多措并举第49-50页
    (四)社会层面第50-53页
        1.净化大众传媒第50-51页
        2.加强对同辈群体交往的引导第51页
        3.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51-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对早产兔脑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影响
下一篇:CCNG2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K1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K1细胞增殖凋亡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