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电动摩托车动力匹配与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1.1 电动摩托车的历史及现状 | 第11-15页 |
1.1.1 发展背景 | 第11-12页 |
1.1.2 发展历程 | 第12-15页 |
1.2 电动摩托车新技术 | 第15-24页 |
1.2.1 混合电动摩托车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增程式电动摩托车概述 | 第17-21页 |
1.2.3 增程式与混合电动的区别 | 第21-24页 |
第2章 绪论 | 第24-26页 |
2.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3章 动力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26-36页 |
3.1 动力系统结构 | 第26页 |
3.2 关键部件选型 | 第26-32页 |
3.2.1 研究车型选择 | 第26-27页 |
3.2.2 驱动电机选型 | 第27-29页 |
3.2.3 电池选型 | 第29-31页 |
3.2.4 增程器及其部件选型 | 第31-32页 |
3.3 工作原理 | 第32-34页 |
3.4 工作模式分析 | 第34-35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35-36页 |
第4章 动力系统参数匹配 | 第36-50页 |
4.1 电动摩托车动力学方程 | 第36-39页 |
4.1.1 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 第36-38页 |
4.1.2 驱动与附着条件 | 第38-39页 |
4.1.3 功率平衡方程 | 第39页 |
4.2 整车参数及性能指标 | 第39-40页 |
4.3 轮毂电机参数匹配 | 第40-43页 |
4.3.1 最高转速 | 第40页 |
4.3.2 峰值功率 | 第40-41页 |
4.3.3 峰值转矩 | 第41-42页 |
4.3.4 额定功率 | 第42-43页 |
4.4 锂电池参数匹配 | 第43-45页 |
4.4.1 电池组电压 | 第43页 |
4.4.2 电池容量 | 第43-45页 |
4.5 增程器及其部件参数匹配 | 第45-48页 |
4.5.1 匹配原则 | 第45-46页 |
4.5.2 汽油机参数匹配 | 第46-48页 |
4.5.3. ISG电机参数匹配 | 第48页 |
4.6 动力系统匹配结果 | 第48-4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控制策略研究 | 第50-62页 |
5.1 控制策略要求 | 第50页 |
5.2 增程器起停控制策略 | 第50-56页 |
5.2.0 电池状态参数选择 | 第50-52页 |
5.2.1 增程器开关机条件 | 第52-54页 |
5.2.2 增程器起动和停机策略 | 第54-56页 |
5.3 增程器运行过程控制策略 | 第56-60页 |
5.3.1 增程器运行控制策略分析 | 第56-57页 |
5.3.2 汽油机工作点选择 | 第57-59页 |
5.3.3 增程模式汽油机工作点控制策略 | 第59页 |
5.3.4 助力模式汽油机工作点控制策略 | 第59-60页 |
5.4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 第60-6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6章 仿真验证与分析 | 第62-80页 |
6.1 仿真软件简介 | 第62-64页 |
6.1.1 AVL CRUISE | 第62-63页 |
6.1.2 CRUISE与Matlab接口 | 第63-64页 |
6.2 CRUISE与Matlab联合仿真实现 | 第64-67页 |
6.2.1 仿真目的 | 第64页 |
6.2.2 整车建模 | 第64-66页 |
6.2.3 选择仿真任务 | 第66-67页 |
6.3 增程式电动摩托车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7-75页 |
6.3.1 动力性能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7-69页 |
6.3.2 控制策略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9-74页 |
6.3.3 经济性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4-75页 |
6.4 不同动力类型摩托车仿真对比分析 | 第75-78页 |
6.4.1 燃油摩托车建模 | 第75-77页 |
6.4.2 并联式混合电动摩托车建模 | 第77页 |
6.4.3 仿真对比结果分析 | 第77-78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0-82页 |
7.1 结论 | 第80页 |
7.2 建议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致谢 | 第86-88页 |
发表论文及授权专利一览表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