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论文

高超声速飞行器路径规划、制导与控制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3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第14-16页
    1.3 控制技术第16-23页
    1.4 制导技术第23-25页
    1.5 路径规划技术第25-29页
        1.5.1 图像搜索方法第25-26页
        1.5.2 进化算法第26页
        1.5.3 基于启发式的路径规划第26-27页
        1.5.4 轨迹产生技术第27-29页
    1.6 本文主要内容及组织结构第29-33页
第二章 高超声速飞行器非线性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3-45页
    2.1 气动外形的描述第33-34页
    2.2 气动特性的分析第34-36页
    2.3 高超声速飞行器6自由度非线性数学模型第36-43页
        2.3.1 所用坐标系的定义第36-37页
        2.3.2 飞行器6自由度运动方程第37-39页
        2.3.3 气动力和力矩方程第39-41页
        2.3.4 惯性矩函数第41-42页
        2.3.5 发动机模型第42-43页
    2.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高超声速飞行器 6Ma定速巡航控制器设计第45-61页
    3.1 引言第45-46页
    3.2 高超声速飞行器6自由度非线性模型第46-48页
    3.3 非线性控制器设计第48-53页
        3.3.1 问题公式化第48-49页
        3.3.2 二阶指令滤波第49页
        3.3.3 积分Backstepping滑模控制器设计第49-53页
    3.4 控制器的稳定性分析第53-56页
    3.5 数字仿真第56-59页
        3.5.1 大气环境特性及参数摄动第56页
        3.5.2 数字仿真结果第56-59页
    3.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四章 高超声速飞行器自动着陆控制器设计第61-79页
    4.1 引言第61-62页
    4.2 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数学模型第62-63页
    4.3 高超声速飞行器自动着陆方案第63-64页
    4.4 高超声速飞行器自动着陆轨迹设计第64-66页
    4.5 横向导引律设计和稳定性分析第66-68页
        4.5.1 横向引导律设计第66-67页
        4.5.2 横向导引律的稳定性分析第67-68页
    4.6 非线性控制器设计第68-75页
        4.6.1 二阶指令滤波第68-69页
        4.6.2 动态面积分Backstepping滑模控制第69-71页
        4.6.3 控制器的稳定性分析第71-75页
    4.7 数字仿真第75-77页
        4.7.1 大气环境的模拟第75页
        4.7.2 数字仿真第75-77页
    4.8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高超声速飞行器无动力滑行非线性制导律设计第79-101页
    5.1 引言第79-81页
    5.2 非线性制导律设计第81-89页
        5.2.1 跟踪下降螺旋线的非线性制导律设计第82-86页
        5.2.2 跟踪下降直线的非线性制导律设计第86-89页
    5.3 非线性制导律的稳定性分析第89-91页
    5.4 制导律的自适应方案第91-92页
    5.5 无动力滑翔的控制系统设计第92-93页
    5.6 数字仿真第93-99页
        5.6.1 圆弧下降制导数字仿真第93-96页
        5.6.2 直线下滑制导数字仿真第96-99页
    5.7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六章 无动力紧急着陆的路径生成与跟踪方法第101-137页
    6.1 引言第101-102页
    6.2 路径符号说明第102-103页
    6.3 路径的相关定义第103-109页
        6.3.1 航向角的定义第103页
        6.3.2 构形的定义第103页
        6.3.3 可行路径的定义第103-104页
        6.3.4 长路径的定义第104-105页
        6.3.5 等价群的定义第105-109页
    6.4 等价群中的最优路径第109-126页
        6.4.1 进场最优路径的求解第110-116页
        6.4.2 返场最优路径的求解第116-123页
        6.4.3 最优路径汇总第123-124页
        6.4.4 数字仿真验证第124-126页
    6.5 无动力进场阶段3维Dubins路径跟踪第126-133页
        6.5.1 3维Dubins路径第126-127页
        6.5.2 3维Dubins路径的高度调整方法第127-131页
        6.5.3 制导律的设计第131-133页
    6.6 数字仿真第133-135页
    6.7 本章小结第135-137页
第七章 无动力自动着陆的导引控制第137-149页
    7.1 无动力自动着陆方案第137-138页
    7.2 无动力自动着陆轨迹的设计第138-139页
    7.3 导引律的设计第139-143页
        7.3.1 横向导引律的设计第139-140页
        7.3.2 纵向导引律的设计第140-143页
    7.4 数值仿真第143-147页
        7.4.1 风扰动模型第144页
        7.4.2 无侧风条件下的仿真结果第144-145页
        7.4.3 常值侧风轻微扰动条件下的仿真结果第145-146页
        7.4.4 扰动侧风条件下的仿真结果第146-147页
    7.5 结论第147-149页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第149-153页
    8.1 总结第149-150页
    8.2 展望第150-153页
附录第153-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7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等说明第177-179页
致谢第179-181页

论文共1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维高度有序碳基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脲基嘧啶酮四重氢键与主客体识别作用正交构筑超分子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