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10页 |
中文摘要 | 第10-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1 绪论 | 第18-36页 |
1.1 我国养分资源与肥料结构的特征 | 第18-24页 |
1.1.1 我国化肥养分资源发展及现状 | 第18-22页 |
1.1.2 我国有机肥料资源利用现状 | 第22-24页 |
1.2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肥力及养分流失的影响 | 第24-30页 |
1.2.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25-27页 |
1.2.2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第27-29页 |
1.2.3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养分淋失的影响 | 第29-30页 |
1.3 有机肥配施化学氮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第30-34页 |
1.3.1 有机肥配施化学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1.3.2 有机肥配施化学氮肥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 第31-33页 |
1.3.3 有机肥配施化学氮肥对水稻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1.4 存在问题 | 第34页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35-36页 |
2 模拟培养条件下有机肥配施化学氮肥对水稻土可迁移性氮及氨挥发的影响 | 第36-52页 |
2.1 引言 | 第36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36-37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37-38页 |
2.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8页 |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8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38-48页 |
2.3.1 有机肥配施化学氮肥对不同水稻土水溶性氮的影响 | 第38-41页 |
2.3.2 有机肥配施化学氮肥对不同水稻土提取态铵氮与交换态铵氮的影响 | 第41-42页 |
2.3.3 有机肥配施化学氮肥对不同水稻土氨挥发的影响 | 第42-47页 |
2.3.4 模拟条件下不同水稻土各形态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7-48页 |
2.4 讨论 | 第48-50页 |
2.5 小结 | 第50-52页 |
3 模拟培养条件下有机肥配施化学氮肥对旱地土壤可迁移性氮及氨挥发的影响 | 第52-68页 |
3.1 引言 | 第52-53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53页 |
3.2.2 试验方法 | 第53-54页 |
3.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54页 |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54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54-64页 |
3.3.1 有机肥配施化学氮肥对不同旱地土壤水溶性氮的影响 | 第54-57页 |
3.3.2 有机肥配施化学氮肥对不同旱地土壤提取态铵氮与交换态铵氮的影响 | 第57-58页 |
3.3.3 有机肥配施化学氮肥对不同旱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 第58-63页 |
3.3.4 模拟条件下不同旱地土壤各形态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63-64页 |
3.4 讨论 | 第64-65页 |
3.5 小结 | 第65-68页 |
4 田间条件下有机肥配施化学氮肥对早稻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68-88页 |
4.1 引言 | 第68-69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69-71页 |
4.2.1 试验材料 | 第69页 |
4.2.2 试验方法 | 第69-70页 |
4.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70-71页 |
4.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71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71-85页 |
4.3.1 不同施肥处理对早稻生长期间土壤有效氮的影响 | 第71-76页 |
4.3.2 不同施肥处理对早稻生长期间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 第76-79页 |
4.3.3 不同施肥处理对早稻生物量和稻谷产量的影响 | 第79页 |
4.3.4 不同施肥处理对早稻含氮量、氮素积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79-82页 |
4.3.5 不同施肥处理对早稻含磷量和磷素积累量的影响 | 第82-83页 |
4.3.6 不同施肥处理对早稻含钾量和钾素积累量的影响 | 第83-85页 |
4.4 讨论 | 第85-86页 |
4.5 小结 | 第86-88页 |
5 田间条件下有机肥配施化学氮肥对晚稻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第88-108页 |
5.1 引言 | 第88-89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89-90页 |
5.2.1 试验材料 | 第89页 |
5.2.2 试验方法 | 第89页 |
5.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89页 |
5.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89-90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90-104页 |
5.3.1 不同施肥处理对晚稻生长期间土壤有效氮的影响 | 第90-96页 |
5.3.2 不同施肥处理对晚稻生长期间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 第96-98页 |
5.3.3 不同施肥处理对晚稻生物量和稻谷产量的影响 | 第98-99页 |
5.3.4 不同施肥处理对晚稻含氮量、氮素积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99-101页 |
5.3.5 不同施肥处理对晚稻含磷量和磷素积累量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5.3.6 不同施肥处理对晚稻含钾量和钾素积累量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5.3.7 不同施肥处理对早晚稻年际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第104页 |
5.4 讨论 | 第104-106页 |
5.5 小结 | 第106-108页 |
6 全文总结 | 第108-110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08-109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109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4页 |
作者简介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