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27页 |
1.1 森林植被对坡面径流的影响 | 第12-18页 |
1.1.1 林冠截留 | 第13-14页 |
1.1.2 枯落物层截留、持水 | 第14-15页 |
1.1.3 土壤入渗及土壤水分运动 | 第15-16页 |
1.1.4 蒸散发 | 第16-18页 |
1.2 森林植被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 第18-20页 |
1.3 SWAT模型简介 | 第20-24页 |
1.4 不同空间尺度径流的影响因子研究 | 第24-27页 |
1.4.1 坡面尺度径流的影响因子研究 | 第24-25页 |
1.4.2 流域尺度径流的影响因子研究 | 第25-27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7-37页 |
2.1 黄土高原概况 | 第27-32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7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27-29页 |
2.1.3 气候条件 | 第29-31页 |
2.1.4 土壤 | 第31页 |
2.1.5 植被 | 第31-32页 |
2.2 蔡家川嵌套小流域概况 | 第32-37页 |
2.2.1 地理位置 | 第32-33页 |
2.2.2 地形地貌 | 第33-34页 |
2.2.3 气候条件 | 第34页 |
2.2.4 土壤 | 第34-35页 |
2.2.5 植被 | 第35-37页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37-51页 |
3.1 研究内容 | 第37-38页 |
3.2 技术路线 | 第38-39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39-51页 |
3.3.1 坡面水文要素及植被的测定 | 第39-41页 |
3.3.2 蔡家川及其嵌套小流域气象水文数据的获取和测定 | 第41-43页 |
3.3.3 小流域水文过程模拟 | 第43页 |
3.3.4 黄土区53条大中流域森林水文数据的获取 | 第43-47页 |
3.3.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7-51页 |
4. 坡面尺度森林植被对径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63页 |
4.1 森林植被对坡面水文要素的影响 | 第51-58页 |
4.1.1 降雨及其再分配 | 第51-54页 |
4.1.2 枯落物层截留 | 第54-55页 |
4.1.3 土壤入渗 | 第55-57页 |
4.1.4 林地蒸散 | 第57页 |
4.1.5 坡面径流 | 第57-58页 |
4.2 坡面尺度径流影响因子的综合分析 | 第58-60页 |
4.3 小结 | 第60-63页 |
5. 小流域尺度森林植被对径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3-85页 |
5.1 森林植被对小流域径流形成过程的影响 | 第63-67页 |
5.1.1 林分类型对小流域径流形成过程的影响 | 第65-66页 |
5.1.2 森林覆盖率对小流域径流形成过程的影响 | 第66-67页 |
5.2 森林植被对小流域径流及其组分的影响 | 第67-72页 |
5.2.1 森林植被对小流域年径流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 第67-69页 |
5.2.2 森林植被对小流域雨季和枯季径流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 第69-72页 |
5.3 小流域水文生态耦合模型的构建及其适用性分析 | 第72-81页 |
5.3.1 SWAT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 第72-75页 |
5.3.2 基于DEM的水文参数的确定 | 第75-76页 |
5.3.3 SWAT模型的运行 | 第76页 |
5.3.4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第76-78页 |
5.3.5 模型参数的校准 | 第78-79页 |
5.3.6 模型的适用性检验 | 第79-81页 |
5.4 小流域尺度径流影响因子的综合分析 | 第81-83页 |
5.5 小结 | 第83-85页 |
6. 大中流域尺度森林植被对径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85-93页 |
6.1 森林覆盖率对大中流域年均径流系数的影响 | 第85-89页 |
6.1.1 森林覆盖率对大中流域年均径流系数影响的趋势分析 | 第85-87页 |
6.1.2 森林覆盖率影响下大中流域年均径流系数的有序聚类分析 | 第87-88页 |
6.1.3 不同类型流域下森林覆盖率对大中流域年均径流系数的影响 | 第88-89页 |
6.2 大中流域尺度径流影响因子的综合分析 | 第89-92页 |
6.3 小结 | 第92-93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93-97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93-94页 |
7.2 主要创新点 | 第94页 |
7.3 不足 | 第94-95页 |
7.4 讨论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5页 |
个人简介 | 第105-107页 |
导师简介 | 第107-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