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永磁多自由度电机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1.2.1 国外永磁多自由度电机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2.2 国内永磁多自由度电机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 磁悬浮多自由度电机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4 永磁转子偏转式三自由度电机的研究难点和进展 | 第16-17页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永磁式复合驱动三自由度运动电机解析法建模 | 第19-33页 |
2.1 永磁式复合驱动三自由度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19-21页 |
2.1.1 电机基本结构 | 第19-20页 |
2.1.2 三自由度运动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2.2 解析法电机磁场建模 | 第21-27页 |
2.2.1 磁场区域划分 | 第22-24页 |
2.2.2 磁场解析模型建立 | 第24-26页 |
2.2.3 解析法磁场分析 | 第26-27页 |
2.3 解析法转矩建模 | 第27-31页 |
2.3.1 洛伦兹力法转矩计算原理 | 第27-28页 |
2.3.2 洛伦兹力法转矩模型建立 | 第28-30页 |
2.3.3 解析法电机转矩分析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永磁式复合驱动三自由度运动电机有限元建模 | 第33-45页 |
3.1 有限元法计算原理 | 第33-34页 |
3.2 有限元法电机磁场建模 | 第34-37页 |
3.3 有限元法电机转矩建模 | 第37-41页 |
3.3.1 电机自转转矩模型 | 第37-38页 |
3.3.2 电机偏转转矩模型 | 第38-40页 |
3.3.3 电机转矩特性分析 | 第40-41页 |
3.4 基于有限元法电机通电策略验证 | 第41-44页 |
3.4.1 连续自转运动的通电策略 | 第42-43页 |
3.4.2 偏转运动的通电策略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永磁式复合驱动三自由度运动电机模型分析和反电动势特性研究 | 第45-55页 |
4.1 电机磁场空间谐波分析 | 第45-47页 |
4.2 磁场和转矩模型对比分析 | 第47-50页 |
4.2.1 磁场模型对比分析 | 第47-48页 |
4.2.2 转矩模型对比分析 | 第48-50页 |
4.3 结构参数对电机的影响分析 | 第50-52页 |
4.3.1 结构参数对气隙磁通密度幅值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2 结构参数对波形畸变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4.4 自转反电动势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永磁式复合驱动三自由度运动电机磁悬浮机理和分析 | 第55-71页 |
5.1 电机磁悬浮运动工作原理 | 第55-56页 |
5.2 电机转子偏心气隙磁场解析模型 | 第56-59页 |
5.2.1 转子偏心气隙变化模型 | 第56-58页 |
5.2.2 转子偏心气隙磁场解析分析 | 第58-59页 |
5.3 转子偏心磁场和径向电磁力有限元模型 | 第59-63页 |
5.3.1 转子偏心气隙磁场有限元模型 | 第59-61页 |
5.3.2 径向电磁力有限元模型 | 第61-63页 |
5.4 基于MATLAB电机悬浮力电流控制 | 第63-69页 |
5.4.1 球坐标系下电磁力分析 | 第63-64页 |
5.4.2 坐标系的变换 | 第64-65页 |
5.4.3 电机悬浮力的合成 | 第65-66页 |
5.4.4 悬浮力电流仿真分析 | 第66-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6章 永磁式复合驱动三自由度运动电机热分析与样机实验 | 第71-85页 |
6.1 电机热分析基本理论 | 第71-74页 |
6.2 基于ANSYS电机热分析与计算 | 第74-79页 |
6.2.1 稳态热分析 | 第75-77页 |
6.2.2 瞬态热分析 | 第77-79页 |
6.3 样机实验 | 第79-84页 |
6.3.1 磁场实验及其结果分析 | 第80-81页 |
6.3.2 转矩实验及其结果分析 | 第81-83页 |
6.3.3 反电动势实验及其结果分析 | 第83-8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结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