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强化脱氮的技术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第6-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2页
    1.1 研究背景第16-17页
    1.2 人工湿地的概述第17-19页
        1.2.1 人工湿地的定义及类型第17-18页
        1.2.2 人工湿地的组成第18-19页
    1.3 人工湿地的脱氮研究第19-29页
        1.3.1 人工湿地的脱氮机理第19-21页
        1.3.2 影响人工湿地脱氮的主要因素第21-25页
            1.3.2.1 湿地植物第21-22页
            1.3.2.2 碳源第22-23页
            1.3.2.3 溶解氧第23页
            1.3.2.4 基质第23-24页
            1.3.2.5 环境条件第24页
            1.3.2.6 运行条件第24-25页
        1.3.3 提高人工湿地脱氮效率的方法研究第25-28页
            1.3.3.1 选择适宜的湿地植物第25页
            1.3.3.2 外加碳源第25-26页
            1.3.3.3 提高人工湿地溶解氧水平第26-27页
            1.3.3.4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第27-28页
        1.3.4 人工湿地脱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8-29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9页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9-32页
        1.5.1 研究内容第29-31页
        1.5.2 技术路线第31-32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2-40页
    2.1 实验材料与装置第32-36页
        2.1.1 实验材料第32页
            2.1.1.1 外加植物碳源的制备第32页
            2.1.1.2 微生物固定化小球的制备第32页
            2.1.1.3 固定化小球扫描电镜样本制备方法第32页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2-33页
        2.1.3 实验装置及运行方法第33-36页
            2.1.3.1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构建第33-34页
            2.1.3.2 反硝化排气系统的构建第34页
            2.1.3.3 新型喷淋增氧系统的构建第34-36页
    2.2 实验研究方案第36-37页
        2.2.1 外加碳源和反硝化排气管强化人工湿地脱氮研究第36页
        2.2.2 新型喷淋增氧系统强化人工湿地脱氮研究第36页
        2.2.3 固定化硝化细菌强化人工湿地脱氮研究第36-37页
    2.3 实验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第37-40页
        2.3.1 水质指标的测定方法第37页
            2.3.1.1 pH、温度的测定第37页
            2.3.1.2 DO的测定第37页
        2.3.2 水体中不同形态氮的测定方法第37-39页
            2.3.2.1 氨氮的测定第37-38页
            2.3.2.2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第38页
            2.3.2.3 硝酸盐氮的测定第38-39页
            2.3.2.4 总氮的测定第39页
        2.3.3 水体中COD的测定方法第39-40页
第三章 外加碳源和反硝化排气管强化人工湿地脱氮研究第40-59页
    3.1 稀酸处理条件下植物材料的碳源释放影响研究第40-42页
    3.2 稀碱处理条件下植物材料的碳源释放影响研究第42-45页
    3.3 不同外加碳源方式对人工湿地脱氮的影响研究第45-51页
    3.4 反硝化排气管对人工湿地脱氮的影响研究第51-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四章 新型喷淋增氧系统强化人工湿地脱氮研究第59-85页
    4.1 喷淋增氧对人工湿地脱氮的影响研究第59-65页
    4.2 喷淋增氧人工湿地污染物的空间变化插值模拟研究第65-73页
    4.3 不同进水COD/N对喷淋增氧人工湿地脱氮的影响研究第73-78页
    4.4 喷淋增氧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空间变化研究第78-83页
    4.5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五章 固定化硝化细菌强化人工湿地脱氮研究第85-104页
    5.1 固定化硝化细菌的成球效果分析第85-86页
    5.2 固定化硝化细菌最佳包埋条件研究第86-90页
        5.2.1 聚乙烯醇浓度对固定化小球NH_4~+-N、COD降解效率的影响第87-88页
        5.2.2 海藻酸钠浓度对固定化小球NH_4~+-N、COD降解效率的影响第88-89页
        5.2.3 交联剂浓度对固定化小球NH_4~+-N、COD降解效率的影响第89-90页
    5.3 固定化硝化细菌降解条件的优化研究第90-94页
        5.3.1 温度对固定化小球NH_4~+-N降解效率的影响第90-91页
        5.3.2 pH对固定化小球NH_4~+-N降解效率的影响第91-92页
        5.3.3 DO对固定化小球NH_4~+-N降解效率的影响第92-93页
        5.3.4 固定化小球用量对NH_4~+-N降解效率的影响第93-94页
    5.4 固定化硝化细菌在人工湿地脱氮中的应用研究第94-97页
    5.5 不同进水COD/N对硝化细菌固定化人工湿地净化效果影响研究第97-102页
    5.6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4-107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104-105页
    6.2 论文的创新特色第105-106页
    6.3 存在问题及展望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2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第121-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FST框架-SCS核心筒减震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下一篇:青泽451C~3毛型紧密赛络纺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