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智能管理系统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出租车管理系统及发展 | 第12-13页 |
·本选题的意义和背景 | 第13-15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系统关键技术理论与分析 | 第16-22页 |
·RFID系统理论和关键技术 | 第16-20页 |
·数据传输原理 | 第16-18页 |
·射频卡 | 第18-19页 |
·阅读器 | 第19-20页 |
·GSM/GPRS的传输方式 | 第20-22页 |
·GSM短消息业务 | 第20页 |
·GPRS业务 | 第20-22页 |
第3章 TIMS系统整体设计方案的分析 | 第22-40页 |
·系统管理节构 | 第22页 |
·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整体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应用需求分析 | 第23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23-25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25页 |
·系统实现的要求 | 第25-27页 |
·系统工作原理简介 | 第27-30页 |
·车载终端的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调度管理中心 | 第30页 |
·硬件设备 | 第30-33页 |
·车载模块的硬件设备 | 第30-32页 |
·管理中心系统硬件 | 第32-33页 |
·TIMS分层的架构模型 | 第33-34页 |
·应用层 | 第33-34页 |
·中间层 | 第34页 |
·数据传输层 | 第34页 |
·TIMS硬件架构模型 | 第34-35页 |
·TIMS软件架构模型 | 第35-38页 |
·C/S二层结构 | 第35-36页 |
·B/S三层结构 | 第36页 |
·C/S与B/S的比较 | 第36-38页 |
·TIMS网络架构模型 | 第38-39页 |
·TIMS工作平台架构模型 | 第39页 |
·TIMS架构的应用模型 | 第39-40页 |
第4章 TIMS系统的详细设计分析 | 第40-61页 |
·利用UML的系统开发 | 第40-43页 |
·TIMS的工作流程 | 第40-41页 |
·TIMS的功能划分 | 第41-42页 |
·UML的顺序图 | 第42-43页 |
·TIMS数据流程 | 第43-48页 |
·系统顶层数据流 | 第44-45页 |
·系统零层数据流 | 第45页 |
·系统一层数据流 | 第45-47页 |
·系统二层数据流 | 第47页 |
·系统三层数据流 | 第47-48页 |
·TIMS的全域系统体系结构 | 第48-50页 |
·出租车调度系统体系结构 | 第49页 |
·安全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 第49-50页 |
·业务流程 | 第50页 |
·TIMS处理流程 | 第50-52页 |
·TIMS数据库的设计 | 第52-58页 |
·需求分析 | 第53页 |
·概念设计 | 第53-54页 |
·逻辑设计 | 第54-56页 |
·物理设计 | 第56-57页 |
·数据库操作 | 第57-58页 |
·开发技术方案的选择 | 第58-61页 |
·系统开发技术选择原则 | 第58-59页 |
·系统开发工具选择 | 第59页 |
·系统数据库的选择 | 第59页 |
·系统操作系统选择 | 第59页 |
·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59-6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