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7页 |
1.1 四价金属氧化物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7-25页 |
1.1.1 四价金属氧化物材料的概述 | 第17-21页 |
1.1.1.1 TiO_2材料概述 | 第17-18页 |
1.1.1.2 CeO_2材料概论 | 第18-19页 |
1.1.1.3 ZrO_2材料概述 | 第19-21页 |
1.1.2 四价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1-25页 |
1.1.2.1 沉淀法 | 第21-22页 |
1.1.2.2 水解法 | 第22页 |
1.1.2.3 溶胶-凝胶法 | 第22-24页 |
1.1.2.4 微乳法 | 第24页 |
1.1.2.5 水热法 | 第24-25页 |
1.1.2.6 固相法 | 第25页 |
1.1.2.7 气相法 | 第25页 |
1.2 葡萄糖和α,β-不饱和醛酮催化加氢的研究现状 | 第25-30页 |
1.2.1 葡萄糖加氢生成山梨醇的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1.2.2 α,β-不饱和醛酮的研究意义 | 第26页 |
1.2.3 α,β-不饱和醛酮的吸附模式 | 第26-27页 |
1.2.4 α,β-不饱和醛酮加氢反应的影响因素 | 第27-30页 |
1.2.4.1 活性金属的影响 | 第27页 |
1.2.4.2 催化剂载体的影响 | 第27-28页 |
1.2.4.3 助剂的影响 | 第28-29页 |
1.2.4.4 溶剂的影响 | 第29页 |
1.2.4.5 金属颗粒大小对α,β-不饱和醛酮加氢反应的影响 | 第29-30页 |
1.2.4.6 活性组分前驱体的影响 | 第30页 |
1.3 Ru、Pt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 第30-33页 |
1.3.1 Ru、Pt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研究现状 | 第31-33页 |
1.3.1.1 离子交换法 | 第31页 |
1.3.1.2 浸渍法 | 第31-32页 |
1.3.1.3 沉淀沉积法 | 第32页 |
1.3.1.4 化学蒸发沉积法 | 第32页 |
1.3.1.5 化学还原法 | 第32-33页 |
1.3.2 Ru、Pt金属催化剂的应用领域 | 第33页 |
1.4 论文的选题和意义 | 第33-34页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第34-37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7-43页 |
2.1 实验药品试剂 | 第37-38页 |
2.2 样品的结构表征和性能分析 | 第38-43页 |
2.2.1 X射线衍射(XRD) | 第38页 |
2.2.2 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 | 第38页 |
2.2.3 高分辨透射电镜(TEM) | 第38页 |
2.2.4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第38-39页 |
2.2.5 二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分析(CO_2-TPD) | 第39页 |
2.2.6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 | 第39页 |
2.2.7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9页 |
2.2.8 氮气吸-脱附分析(BET) | 第39-40页 |
2.2.9 FT-IR分析:红外光谱 | 第40页 |
2.2.10 CO原位红外(CO-FTIR) | 第40页 |
2.2.11 UV-Vis分析:紫外分光光度计 | 第40页 |
2.2.12 气相色谱(GC) | 第40页 |
2.2.13 液相色谱(LC) | 第40-43页 |
第三章 Ru/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在葡萄糖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 第43-53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3.2.1 载体的制备 | 第43-44页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4页 |
3.2.3 催化剂对葡糖糖的加氢反应 | 第44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4-51页 |
3.3.1 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44-45页 |
3.3.2 催化剂的SEM和TEM表征 | 第45-47页 |
3.3.3 催化剂的氮气吸附脱附表征 | 第47-49页 |
3.3.4 催化剂的UV-Vis表征 | 第49页 |
3.3.5 催化剂对葡萄糖加氢生成山梨醇的性能 | 第49-51页 |
3.3.6 催化剂的稳定性考察 | 第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双金属氧化物负载Pt催化剂制备及其对α,β-不饱和醛酮加氢性能的研究 | 第53-75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4.2.1 催化剂载体的制备 | 第53-54页 |
4.2.1.1 单金属氧化物载体制备 | 第54页 |
4.2.1.2 不同比例双金属氧化物载体制备 | 第54页 |
4.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4页 |
4.2.3 催化剂对肉桂醛的选择性催化加氢 | 第54-55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5-65页 |
4.3.1 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55-56页 |
4.3.2 催化剂的SEM表征 | 第56页 |
4.3.3 催化剂的TEM表征 | 第56-58页 |
4.3.4 催化剂的XPS表征 | 第58-59页 |
4.3.5 催化剂的FT-IR分析:红外光谱 | 第59-60页 |
4.3.6 催化剂的CO-FTIR表征 | 第60-61页 |
4.3.7 催化剂TPD表征 | 第61-63页 |
4.3.7.1 NH_3-TPD | 第61-62页 |
4.3.7.2 CO_2-TPD | 第62-63页 |
4.3.8 催化剂氮气吸脱附表征 | 第63-65页 |
4.4 催化剂对肉桂醛的加氢催化性能 | 第65-73页 |
4.4.1 肉桂醛加氢产物的分布图 | 第65页 |
4.4.2 不同溶剂对肉桂醛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4.4.3 铂负载量对肉桂醛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4.4.4 不同载体对肉桂醛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 | 第67-68页 |
4.4.5 反应条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8-70页 |
4.4.5.1 压力的影响 | 第68-69页 |
4.4.5.2 温度的影响 | 第69-70页 |
4.4.5.3 时间的影响 | 第70页 |
4.4.6 催化剂的稳定性考察 | 第70-71页 |
4.4.7 催化剂对柠檬醛的催化加氢性能 | 第71-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5-77页 |
本论文创新点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89页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第89-90页 |
附件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