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1.2.1 木材强化 | 第10-13页 |
1.2.2 VOC释放与控制 | 第13-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2 树脂浓度和浸渍工艺对杨木强化材WPG的影响 | 第17-24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7-18页 |
2.1.1 材料 | 第17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17-18页 |
2.2 杨木处理材制作方法 | 第18-19页 |
2.2.1 含水率控制方法 | 第18页 |
2.2.2 真空-加压浸渍处理 | 第18-19页 |
2.2.3 干燥固化处理 | 第19页 |
2.3 实验方案设计 | 第19-20页 |
2.3.1 树脂浓度对处理材WPG的影响 | 第19页 |
2.3.2 加压浸渍压力对处理材WPG的影响 | 第19页 |
2.3.3 加压浸渍时长对处理材WPG的影响 | 第19页 |
2.3.4 前、后真空对处理材WPG的影响 | 第19-20页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0-23页 |
2.4.1 异氰酸酯浓度对杨木强化WPG的影响 | 第20页 |
2.4.2 加压浸渍压力对杨木强化WPG的影响 | 第20-21页 |
2.4.3 加压浸渍时长对杨木强化WPG的影响 | 第21-22页 |
2.4.4 前后真空对杨木强化WPG的影响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异氰酸酯浸渍杨木强化材释放VOC成分的确定 | 第24-31页 |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4-25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5页 |
3.2.1 采样方法 | 第25页 |
3.2.2 解吸和检测方法 | 第2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0页 |
3.3.1 VOC成分的定性和归类 | 第25-27页 |
3.3.2 处理材各类VOC物质所占TVOC的比例 | 第27-29页 |
3.3.3 树酯浓度对处理材释放VOC物质种类的影响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异氰酸酯浸溃杨木强化材TVOC释放特性 | 第31-41页 |
4.1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4.1.1 采样方法 | 第31页 |
4.1.2 定量分析 | 第31页 |
4.2 树脂浓度和加压浸渍条件对杨木强化材TVOC释放的影响 | 第31-37页 |
4.2.1 树酯浓度对处理材TVOC的影响 | 第31-33页 |
4.2.2 浸渍压力对处理材TVOC的影响 | 第33-35页 |
4.2.3 加压时长对处理材TVOC释放的影响 | 第35-37页 |
4.2.4 处理材WPG与TVOC释放的影响 | 第37页 |
4.3 异氰酸酯处理材TVOC释放随时间变化规律探讨 | 第37-39页 |
4.4 浸渍工艺影响处理材TVOC释放的机理探讨 | 第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5 BBD响应面法优化杨木强化材工艺参数的研究 | 第41-53页 |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1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41页 |
5.1.2 仪器设备 | 第41页 |
5.2 实验方案设计 | 第41-42页 |
5.3 试验结果 | 第42-43页 |
5.4 WPG模型及响应面分析 | 第43-45页 |
5.4.1 WPG模型选择及可行性分析 | 第43-44页 |
5.4.2 WPG响应面分析 | 第44-45页 |
5.5 MOE模型及响应面分析 | 第45-48页 |
5.5.1 MOE模型选择及可行性分析 | 第45-46页 |
5.5.2 MOE响应面分析 | 第46-48页 |
5.6 TVOC模型及响应面分析 | 第48-49页 |
5.6.1 TVOC模型及可行性分析 | 第48页 |
5.6.2 TVOC响应面分析 | 第48-49页 |
5.7 优化方案的选择及调整 | 第49-51页 |
5.8 验证性测试 | 第51页 |
5.9 异氰酸酯处理材尺寸稳定性测试 | 第51页 |
5.10 经济、社会价值分析 | 第51-52页 |
5.11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