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技术发展与革新论文

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互动模型及其仿真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1.1 研究背景第8-12页
        1.1.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第8-9页
        1.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第9-10页
        1.1.3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现状第10-11页
        1.1.4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3-16页
        1.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第13-14页
        1.3.2 技术创新方面第14-15页
        1.3.3 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方面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研究框架第17-19页
第二章 论文研究相关理论基础第19-25页
    2.1 技术创新理论与方法第19-20页
        2.1.1 技术创新概念第19页
        2.1.2 技术创新理论的基本内容第19-20页
    2.2 系统动力学方面第20-25页
        2.2.1 系统动力学概述第20页
        2.2.2 系统动力学特点第20-21页
        2.2.3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描述第21-22页
        2.2.4 系统动力学建模过程第22-23页
        2.2.5 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应用第23-25页
第三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关系模型第25-34页
    3.1 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5-28页
        3.1.1 技术创新的资源投入方面第25-26页
        3.1.2 技术创新的产出与产业水平方面第26-27页
        3.1.3 技术创新环境与政策方面第27-28页
    3.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8-31页
        3.2.1 科技投入与产出方面第29页
        3.2.2 发展环境及政策方面第29-31页
    3.3 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关系模型构建第31-34页
第四章 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互动模型仿真分析第34-60页
    4.1 数据的收集第34-37页
        4.1.1 数据收集与来源第34-35页
        4.1.2 数据的基本处理第35-37页
    4.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第37-45页
        4.2.1 建模思路第37-39页
        4.2.2 子系统分析第39-40页
        4.2.3 动力因素间的因果关系分析第40-44页
        4.2.4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互动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流图第44-45页
    4.3 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设置第45-48页
        4.3.1 基本参数值估计第45-46页
        4.3.2 模型初始方程第46-48页
    4.4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第48-50页
        4.4.1 单位一致性检验与结构一致性检验第48页
        4.4.2 有效性检验第48-50页
    4.5 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第50-60页
        4.5.1 模型主要变量的基本仿真第50-54页
        4.5.2 仿真控制敏感性仿真第54-60页
第五章 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策略建议第60-64页
    5.1 明确政府的引导作用和政策机制第60-61页
        5.1.1 构建差异性的区域技术创新发展体系第60-61页
        5.1.2 以技术创新的持续性投入优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第61页
        5.1.3 构建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高地第61页
    5.2 制定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划第61-62页
        5.2.1 提升产业集群相关度第61-62页
        5.2.2 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第62页
    5.3 企业主动深度融入区域产业创新集群第62-64页
        5.3.1 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力度第62-63页
        5.3.2 营造企业技术创新氛围第63-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6.1 论文研究总结第64页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9-70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粗糙集理论的不完备信息下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无线物理层密钥产生及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