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李山甫及其诗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9-13页
    第一节 选题理由第9-11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1-13页
        一、李山甫生平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李山甫诗歌研究现状第12-13页
第一章 李山甫补考第13-27页
    第一节 籍贯考辨第13-19页
    第二节 生卒年补考第19-24页
        一、生年补考第19-20页
        二、科举求仕,漂泊在外第20-21页
        三、传食诸侯,栖居藩镇第21-24页
    第三节 作品考述第24-27页
        一、异文现象第24-25页
        二、重出作品第25-27页
第二章 李山甫诗歌的题材内容第27-56页
    第一节 自伤自嘲、幽愤怨恨的落第诗第27-33页
        一、失意羞愧,感叹不遇第27-30页
        二、愤慨批判,大胆揭露第30-33页
    第二节 真挚深沉、情真意长的交游诗第33-39页
        一、积极用世,委屈求仕第33-35页
        二、真情真性,惺惺相惜第35-36页
        三、归隐山林,诗意回归第36-39页
    第三节 借物寓怀、托物以讽的咏物诗第39-45页
        一、借物寓怀,感伤身世第39-42页
        二、托物以讽,志在刺讥第42-45页
    第四节 怀古伤今、托讽寄寓的咏史诗第45-51页
        一、借古抒怀,讽时刺世第45-48页
        二、评史论人,独抒己见第48-51页
    第五节 忧国忧民、悲世悯人的时事诗第51-56页
        一、忧国忧民,指陈时事第51-54页
        二、悲世悯人,愤世嫉俗第54-56页
第三章 李山甫诗歌的体裁特征第56-69页
    第一节 注重创新的七律第57-62页
        一、文笔雄健,美刺得兼第58-60页
        二、数字体诗,别具一格第60-62页
    第二节 构思新奇的七绝第62-66页
        一、立意新奇,富于议论第62-64页
        二、环环承转,自在流畅第64-66页
    第三节 纵横豪迈的歌行第66-69页
        一、想象奇特,意境雄伟第67-68页
        二、摇曳多姿,宛转悠扬第68-69页
第四章 浅近清丽的语言艺术第69-85页
    第一节 跌宕生姿的炼字技巧第70-76页
        一、颜色入诗,精于描摹第70-72页
        二、虚字入诗,圆熟生动第72-74页
        三、叠字入诗,妙在情趣第74-76页
    第二节 灵活生动的修辞艺术第76-81页
        一、鲜明强烈的对比第77-79页
        二、含蓄蕴藉的比喻第79-80页
        三、发人深思的反问第80-81页
    第三节 浅近平易的语言特色第81-85页
        一、浅俗激切第82-83页
        二、清丽自然第83-84页
        三、形成原因第84-85页
第五章 李山甫诗歌的意境艺术第85-98页
    第一节 清高淡泊、超凡脱俗的意趣第87-90页
        一、清高淡泊的心境第87-88页
        二、空寂清净的心性第88-90页
    第二节 清冷苦寒的取象第90-93页
        一、清高脱俗的取象第91-92页
        二、清冷苦寒的取象第92-93页
    第三节 清峭奇崛、清逸幽寂的造境第93-98页
        一、冷僻奇崛的造境第94-96页
        二、清逸幽寂的禅境第96-98页
第六章 李山甫诗歌的地位及影响第98-107页
    第一节 李山甫诗歌的地位第98-105页
        一、历代评价第99-100页
        二、声名不显,地位不高的原因第100-102页
        三、与罗隐、杜荀鹤诗歌的比较第102-105页
    第二节 李山甫诗歌的影响第105-107页
结语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6页
后记第116-117页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唐宋诗歌中的围棋活动
下一篇:《孔子三朝记》思想与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