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水文学论文--海洋动力学论文--海啸论文

中国东南沿海海啸危险性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页
    1.2 海啸危险性分析方法进展第11-14页
    1.3 海啸危险性成果的应用第14-18页
        1.3.1 海啸规范发展历史第14-15页
        1.3.2 ASCE7-16内容第15-16页
        1.3.3 利用PTHA绘制海啸淹没图第16-18页
    1.4 对海啸中的参数的分析第18-24页
        1.4.1 海啸危险函数第18页
        1.4.2 参数研究进展第18-24页
    1.5 本文主要思路及章节安排第24-27页
第二章 东南沿海海啸潜源的确定第27-39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震源确定第27-29页
    2.3 海啸波高确定性分析第29-38页
        2.3.1 震源参数设定第29页
        2.3.2 数值模拟及结果第29-37页
        2.3.3 讨论第37-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潜源活动性参数确定第39-53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局地潜源活动性参数第39-43页
        3.2.1 方法第41-43页
        3.2.2 年发生率计算第43页
    3.3 区域潜源活动性参数第43-51页
        3.3.1 方法第44-45页
        3.3.2 年发生率计算第45-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东南沿海海啸危险性计算第53-69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PTHA方法第53-55页
    4.3 地震样本随机取样第55-59页
    4.4 PTHA计算第59-68页
        4.4.1 珠江口地区第60-63页
        4.4.2 台湾海峡第63-67页
        4.4.3 讨论第67-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参数不确定性的处理第69-85页
    5.1 引言第69页
    5.2 不确定性参数第69-70页
    5.3 PTHA中不确定参数分类第70-71页
    5.4 逻辑树与事件树第71-72页
    5.5 MANILA危险性计算第72-84页
        5.5.1 倾角,滑移角拟合第72-74页
        5.5.2 构建事件树第74-76页
        5.5.3 数值模拟及结果第76-81页
        5.5.4 事件树处理第81-84页
    5.6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5-87页
    6.1 全文总结第85-86页
    6.2 研究展望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3页
致谢第93-95页
作者简介第9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第9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可靠度理论的钢筋混凝土梁式桥地震安全性研究
下一篇:约束砌体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