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犯罪预备行为处罚范围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绪论 | 第7-11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 | 第9-11页 |
第一章 我国刑法中犯罪预备行为的基本理论 | 第11-25页 |
第一节 预备行为 | 第11-14页 |
一、犯罪预备与预备行为 | 第11-12页 |
二、犯罪预备行为的特征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犯罪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界限 | 第14-25页 |
一、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区分点 | 第14-23页 |
二、实行行为与预备行为的区别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预备行为可罚性理论基础及限制 | 第25-33页 |
第一节 犯罪预备行为可罚性的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一、犯罪预备行为可罚性的人身危险性理论基础 | 第25页 |
二、犯罪预备行为可罚性的行为无价值的理论基础 | 第25页 |
三、犯罪预备行为可罚性的形式违法性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对预备行为可罚性限制的理论基础 | 第26-33页 |
一、人身危险性理论 | 第26-29页 |
二、违法性 | 第29-31页 |
三、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 | 第31-32页 |
四、刑法的谦抑性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预备行为的处罚模式 | 第33-40页 |
第一节 国外刑法关于预备行为的规定 | 第33-35页 |
第二节 我国刑法关于预备行为的规定 | 第35页 |
第三节 对我国预备行为处罚立法模式的评价 | 第35-40页 |
第四章 预备行为的处罚及其范围限制 | 第40-49页 |
第一节 对预备行为的处罚 | 第40-46页 |
一、各国关于犯罪预备的处理方式及评述 | 第40-41页 |
二、预备行为中中止行为的处罚 | 第41-43页 |
三、对预备行为实施终了行为的处罚 | 第43-46页 |
第二节 预备行为的处罚范围的界定 | 第46-49页 |
一、该行为是犯罪预备行为 | 第46页 |
二、该行为是可罚的预备行为 | 第46-47页 |
三、可罚的预备行为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