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昆虫抗药性研究现状 | 第9-16页 |
1.1.1 昆虫抗性监测内容 | 第9-10页 |
1.1.2 昆虫抗药性监测技术 | 第10-11页 |
1.1.3 昆虫抗药性产生的机制 | 第11-14页 |
1.1.4 抗药性的治理 | 第14-16页 |
1.2 RNAi技术的发现与应用 | 第16页 |
1.3 蛋白酶体 | 第16-18页 |
1.3.1 蛋白酶体的结构和功能 | 第17页 |
1.3.2 蛋白酶体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第2章 溴氰菊酯对果蝇Kc细胞的胁迫与毒性检测 | 第19-2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2.2 实验试剂 | 第19页 |
2.3 实验仪器 | 第19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2.4.1 细胞传代培养 | 第19-20页 |
2.4.2 细胞的药物处理及筛选 | 第20页 |
2.4.3 细胞毒性检测 | 第20-21页 |
2.4.4 数据分析 | 第21页 |
2.5 实验结果 | 第21-23页 |
2.5.1 不同浓度溴氰菊酯对细胞的胁迫作用 | 第21-22页 |
2.5.2 存活细胞的二次胁迫 | 第22-23页 |
2.6 讨论 | 第23-24页 |
第3章 黑腹果蝇蛋白酶体α6亚基的克隆与定量分析 | 第24-34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3.2 实验试剂 | 第24页 |
3.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25-30页 |
3.4.1 药物处理细胞 | 第25页 |
3.4.2 目的基因(prosalpha6)的克隆 | 第25-29页 |
3.4.3 目的基因(prosalpha6)的分析鉴定 | 第29-30页 |
3.4.4 数据分析 | 第30页 |
3.5 实验结果 | 第30-32页 |
3.5.1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30-31页 |
3.5.2 荧光定量技术对目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第31-32页 |
3.6 讨论 | 第32-34页 |
第4章 Prosalpha6与溴氰菊酯应激的关系 | 第34-55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4.1.1 果蝇细胞 | 第34页 |
4.1.2 抗性品系小菜蛾 | 第34页 |
4.1.3 实验试剂 | 第34-35页 |
4.1.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5-45页 |
4.2.1 Prosalpha6转染果蝇Kc细胞 | 第35-41页 |
4.2.2 Prosalpha6的RNA干扰 | 第41-44页 |
4.2.3 蛋白酶体活性与溴氰菊酯抗性的关系 | 第44-45页 |
4.2.4 数据分析 | 第45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5-53页 |
4.3.1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45页 |
4.3.2 细胞转染后prosalpha6表达量变化 | 第45-47页 |
4.3.3 细胞毒性分析 | 第47-48页 |
4.3.4 RNA干扰后prosalpha6表达量变化 | 第48-49页 |
4.3.5 细胞毒性检测 | 第49-50页 |
4.3.6 特定浓度MG-132处理不同时间所引起的细胞活性的变化 | 第50-51页 |
4.3.7 不同浓度MG-132处理相同时间所引起的细胞活性的变化 | 第51-52页 |
4.3.8 生物测定小菜蛾幼虫活性变化 | 第52-53页 |
4.4 讨论 | 第53-55页 |
全文总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在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