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绿洲荒漠系统及其陆面特征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7页
   ·引言第7页
   ·研究进展第7-16页
     ·近地面实测资料分析第7-11页
       ·温度、风场、降水等气候条件分析第7-10页
       ·近地面辐射能量分析第10-11页
     ·近地面数值模拟分析第11-13页
     ·边界层实测资料分析第13-14页
     ·边界层数值模拟分析第14-16页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二章 一个简单的绿洲和荒漠共存时距平气候形成的动力理论第17-31页
   ·引言第17-18页
   ·绿洲和荒漠共存时的动力系统第18-24页
     ·贴地层能量平衡第18-20页
     ·贴地层顶的热量平衡条件第20-21页
     ·辐射传输方程第21-22页
     ·边界层大气运动第22-23页
     ·温度变化的控制方程第23页
     ·大气动力学场的计算第23-24页
     ·模式的数学表达式第24页
   ·定常距平气候态第24-29页
     ·太阳辐射距平取平衡值的1%第25-27页
       ·绿洲荒漠尺度不同的影响第25-26页
       ·绿洲区相对湿度不同的影响第26-27页
     ·达到准定常态的时间第27-29页
   ·结合实际第29-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半干旱地区有植被覆盖下垫面物理量对比分析第31-42页
   ·引言第31-32页
   ·研究区域概况及站点位置说明第32页
   ·夏季物理量对比分析第32-40页
   ·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SACOL站07—09年7-9月下垫面物理量对比分析第42-56页
   ·引言第42-43页
   ·SACOL站2007、2008、2009年7-9月各物理量对比分析第43-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9页
   ·总结第56-57页
   ·未来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工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甘肃“血铅超标案”的法律分析
下一篇:污染源成分谱分析及CMB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