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16页 |
·角质层的研究进展 | 第7-10页 |
·角质层的结构与化学组成研究 | 第7页 |
·角质层的功能研究 | 第7-8页 |
·角质层的发育和相关基因的研究 | 第8-9页 |
·角质层基因的应用研究 | 第9-10页 |
·角质层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基因遗传定位的技术原理概述 | 第10-12页 |
·角质层基因的定位研究 | 第12-13页 |
·角质层基因在大麦中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已克隆植物角质层基因在水稻和拟南芥染色体上的inSilico定位 | 第16-2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6-17页 |
·查找已克隆的植物角质层基因及其同源序列 | 第16页 |
·对候选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 | 第16页 |
·角质层相关基因的电子定位 | 第16页 |
·同源序列所在染色体片段的同线性分析 | 第16-17页 |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17-24页 |
·获得已克隆的植物角质层基因的同源序列 | 第17-18页 |
·已克隆角质层蛋白家族同源性分析 | 第18-20页 |
·已克隆的角质层基因在拟南芥和水稻染色体上的定位 | 第20-22页 |
·同源序列所在染色体片段的同线性分析 | 第22-24页 |
·讨论 | 第24-25页 |
·基因的复制有着不同的进化模式 | 第24页 |
·水稻基因组中尚有很多角质层基因未研究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已克隆植物角质层基因在大麦染色体上的初步定位 | 第25-3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5-26页 |
·材料及处理 | 第25页 |
·DNA提取,引物设计及PCR | 第25页 |
·大麦直系同源EST序列的CAPS引物设计 | 第25-26页 |
·使用Multipoint进行定位 | 第26页 |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26-28页 |
·获得了12个大麦直系同源EST序列的CAPS引物 | 第26-27页 |
·12个大麦直系同源EST序列在大麦遗传图谱中的定位 | 第27-28页 |
·讨论 | 第28-31页 |
·本实验设计的CAPS引物及设计方法能够帮助今后的基因克隆 | 第29页 |
·大麦功能基因的克隆需要更多EST数据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8页 |
附录 | 第38-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