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二、选题相关的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页 |
四、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司法公信力相关理论概述 | 第12-20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一、“司法”的含义 | 第12-13页 |
二、“司法公信力”的定义 | 第13-15页 |
第二节 司法公信力的性质 | 第15-17页 |
一、司法公信力是一种公权力 | 第15-16页 |
二、司法公信力是一种公众认同 | 第16-17页 |
第三节 司法公信力的基本要求 | 第17-20页 |
一、司法公信力的内在要求 | 第17-18页 |
二、司法公信力的外在要求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民族地区司法公信力的现状与构成原因 | 第20-34页 |
第一节 司法公信力一般现状 | 第20-24页 |
一、司法公开力度不够 | 第20-21页 |
二、司法权异化 | 第21-22页 |
三、法院干警队伍建设问题频发 | 第22-23页 |
四、司法裁判受制于舆论压力 | 第23页 |
五、执行力度严重欠缺 | 第23-24页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司法公信力的现状 | 第24-28页 |
一、民众信“访”不信法 | 第24-25页 |
二、国家制定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适用范围有待明确与加强 | 第25-26页 |
三、法治文化严重缺失 | 第26-27页 |
四、宗教信仰凌驾于司法公信之上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民族地区司法公信力不足的原因 | 第28-34页 |
一、影响民族地区司法公信力建设的经济原因 | 第28-29页 |
二、影响民族地区司法公信力建设的思想原因 | 第29-30页 |
三、民族地区司法公信力建设的人才队伍缺失严重 | 第30-31页 |
四、民族地区的法官队伍素质与民众法律素养双向缺失 | 第31-32页 |
五、民族地区信访机制错位损害司法公信力 | 第32-34页 |
第三章 民族地区司法公信力的提升路径 | 第34-42页 |
第一节 民族地区司法体制运行的特殊性 | 第34-35页 |
一、司法人员配置要求的特殊性 | 第34页 |
二、诉讼制度适用上的特殊性 | 第34-35页 |
第二节 民族地区司法建设的完善 | 第35-37页 |
一、完善司法运行机制 | 第35-36页 |
二、健全司法权监督机制 | 第36-37页 |
第三节 民族地区司法公信力提升之特殊举措 | 第37-42页 |
一、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增加司法投入 | 第37-38页 |
二、维护法制统一,正确处理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矛盾和冲突 | 第38-39页 |
三、多措并举,留住人才,加强民族地区司法队伍建设 | 第39页 |
四、加强普法宣传,着重增强民众法律意识 | 第39-40页 |
五、完善信访机制,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