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广西本土化水稻育秧基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1页
    1 机插秧发展概述第12-13页
        1.1 机插秧的优势与意义第12页
        1.2 国外机插秧发展现状第12-13页
        1.3 我国机插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3页
    2 水稻机插秧育秧发展概述第13-15页
        2.1 国外水稻机插秧育秧发展现状第13-14页
        2.2 我国机插秧育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4页
        2.3 机插秧育秧基质的发展现状第14-15页
    3 理想育秧基质的理化性质及机插秧苗素质第15-17页
        3.1 理想育秧基质的理化性质第15-17页
            3.1.1 容重和孔隙度第15-16页
            3.1.2 电导率(EC)第16页
            3.1.3 pH第16页
            3.1.4 主要养分第16-17页
        3.2 适宜机插的秧苗素质第17页
    4 新型育秧基质可行性研究概述第17-19页
        4.1 生物质原料和矿物质资源结合育秧第17-18页
        4.2 木薯渣、甘蔗滤泥等应用概述第18页
        4.3 珍珠岩在育苗上的应用概述第18页
        4.4 生物炭在育苗上的应用概述第18-19页
        4.5 微生物菌剂在育苗上的应用概述第19页
    5 研究目的意义与思路第19-21页
        5.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页
        5.2 研究思路第19-21页
第二章 水稻育秧基质理化性状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第21-30页
    1 引言第2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1-23页
        2.1 试验时间、地点及材料第21-22页
        2.2 试验设计第22页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22-23页
            2.3.1 配比后基质理化性状测定第22-23页
            2.3.2 秧苗性状的测定第23页
            2.3.3 基质生产性能的测定第23页
        2.4 数据处理第23页
    3 不同配比结果与分析第23-28页
        3.1 不同配比基质理化性状分析第23-24页
        3.2 不同配比基质秧苗性状的影响第24-25页
        3.3 不同配比基质的生产性能第25-26页
        3.4 基质理化性状与秧苗素质的相关性分析第26-28页
    4 讨论与结论第28-30页
第三章 育秧基质性状改善和秧苗素质提高的途径第30-40页
    1 前言第3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0-32页
        2.1 试验时间、地点及材料第30-31页
        2.2 试验设计第31页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31-32页
            2.3.1 基质理化性状测定第31页
            2.3.2 秧苗性状的测定第31页
            2.3.3 基质生产性能的测定第31-32页
        2.4 数据处理第3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2-36页
        3.1 珍珠岩对基质理化性状及秧苗素质的影响第32-33页
            3.1.1 不同比率珍珠岩对基质理化性状影响第32页
            3.1.2 不同比率珍珠岩基质对秧苗性状的影响第32-33页
            3.1.3 不同比率珍珠岩基质的生产性能第33页
        3.2 生物炭对基质理化性状及秧苗素质的影响第33-35页
            3.2.1 不同比率生物炭对基质理化性状影响第33-34页
            3.2.2 不同比率生物炭基质对秧苗性状的影响第34-35页
            3.2.3 不同比率生物炭基质的生产性能第35页
        3.3 微生物菌剂对基质理化性状及秧苗素质的影响第35-36页
            3.3.1 育秧基质理化性状第35页
            3.3.2 不同微生物菌剂用量育秧基质对秧苗性状的影响第35-36页
            3.3.3 不同微生物菌剂用量育秧基质的生产性能第36页
    4 讨论与结论第36-40页
        4.1 珍珠岩对基质育秧的作用第36-37页
        4.2 生物炭对基质育秧的作用第37-38页
        4.3 微生物菌剂对基质育秧的作用第38-40页
第四章 不同基质对机插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第40-51页
    1 引言第4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40-42页
        2.1 试验时间、地点与材料第40页
        2.2 试验设计第40-41页
        2.3 测定内容与方法第41页
            2.3.1 秧苗性状的测定第41页
            2.3.2 分蘖动态的调查第41页
            2.3.3 SPAD值的测定第41页
            2.3.4 叶面积和干物重的测定第41页
            2.3.5 产量及各构成因素的测定第41页
        2.4 数据处理第41-4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2-49页
        3.1 不同基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第42-44页
        3.2 不同基质对机插水稻分蘖动态的影响第44-45页
        3.3 不同基质对机插水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第45-46页
        3.4 不同基质对机插水稻叶片SPAD值的影响第46-47页
        3.5 不同基质对机插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47-49页
        3.6 不同基质对机插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第49页
    4 讨论与结论第49-51页
        4.1 不同基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第49-50页
        4.2 不同基质秧苗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第50-51页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第51-53页
    1 本研究主要结论第51-52页
    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后踝、后Pilon骨折CT影像形态学特点比较研究
下一篇:microRNA调控COPD大鼠肺泡巨噬细胞TLR2受体表达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