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钢渣骨料及混凝土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1.3.1 钢渣骨料的应用进展 | 第16-19页 |
1.3.2 钢渣碳化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3.3 骨料堆积形态的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3.4 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案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26-38页 |
2.1 原料 | 第26-27页 |
2.2 研究路线图 | 第27页 |
2.3 测试方法 | 第27-35页 |
2.3.1 骨料制备 | 第27-30页 |
2.3.2 骨料基本性能测试 | 第30-32页 |
2.3.3 混凝土制备 | 第32页 |
2.3.4 混凝土基本性能测试 | 第32-33页 |
2.3.5 混凝土耐久性测试 | 第33-34页 |
2.3.6 混凝土自修复性能测试 | 第34-35页 |
2.4 主要设备仪器 | 第35-38页 |
第三章 碳化钢渣骨料制备参数优化及基本性能 | 第38-52页 |
3.1 骨料制备最优工艺确定 | 第38-41页 |
3.1.1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 | 第38-39页 |
3.1.2 最优工艺参数确定(极差分析) | 第39-41页 |
3.2 骨料体积稳定性实验 | 第41-42页 |
3.2.1 压蒸实验 | 第41-42页 |
3.2.2 沸煮实验 | 第42页 |
3.3 骨料基本性能 | 第42-44页 |
3.3.1 力学性能 | 第43-44页 |
3.3.2 经时吸水率 | 第44页 |
3.3.3 碳化深度及游离钙含量 | 第44页 |
3.4 碳化骨料孔结构及碳化产物成分、形貌 | 第44-50页 |
3.4.1 碳化骨料孔结构分析 | 第44-46页 |
3.4.2 碳化产物成分 | 第46-49页 |
3.4.3 碳化骨料微观形貌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碳化钢渣骨料级配优化及混凝土的基本性能 | 第52-66页 |
4.1 混凝土级配优化 | 第52-56页 |
4.1.1 骨料粒型确定 | 第52-53页 |
4.1.2 骨料级配优化 | 第53-55页 |
4.1.3 骨料填充体积 | 第55-56页 |
4.2 混凝土基本性能 | 第56-58页 |
4.2.1 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 | 第56-58页 |
4.2.2 混凝土力学性能 | 第58页 |
4.3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第58-59页 |
4.4 混凝土抗冻融循环性能 | 第59-60页 |
4.5 混凝土骨料界面过渡区性能 | 第60-63页 |
4.5.1 界面过渡区硬度、宽度 | 第61页 |
4.5.2 界面过渡区微观形貌 | 第61-62页 |
4.5.3 混凝土冻融破坏模型 | 第62-63页 |
4.6 混凝土体积稳定性 | 第63-6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碳化钢渣骨料混凝土自修复性能研究 | 第66-80页 |
5.1 混凝土修复潜力评定 | 第66-69页 |
5.1.1 混凝土有效修复面积 | 第66-67页 |
5.1.2 碳化钢渣骨料水化性能 | 第67-69页 |
5.2 混凝土修复性能 | 第69-74页 |
5.2.1 碳化钢渣骨料微裂缝愈合 | 第69-70页 |
5.2.2 超声波检测 | 第70-72页 |
5.2.3 超声波图谱快速傅里叶变换 | 第72-73页 |
5.2.4 混凝土破坏-修复循环 | 第73-74页 |
5.3 碳化钢渣骨料混凝土自修复机理分析 | 第74-78页 |
5.3.1 骨料水化产物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 | 第74-75页 |
5.3.2 骨料水化产物定性分析 | 第75-76页 |
5.3.3 碳化钢渣骨料自修复机理分析 | 第76-7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附录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