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热岛效应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 第17-19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2 研究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第19-33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9-20页 |
2.1.1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 第19-20页 |
2.2 数据源及其特征值 | 第20-23页 |
2.2.1 Landsat遥感数据 | 第20-21页 |
2.2.2 数据源选择 | 第21-22页 |
2.2.3 实测数据 | 第22-23页 |
2.3 影像数据预处理 | 第23-24页 |
2.3.1 图像配准 | 第23页 |
2.3.2 几何校正 | 第23-24页 |
2.3.3 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 | 第24页 |
2.3.4 图像裁剪 | 第24页 |
2.4 图像分类 | 第24-25页 |
2.5 小区域的划分 | 第25页 |
2.6 地表温度反演 | 第25-29页 |
2.6.1 大气平均作用温度 | 第26页 |
2.6.2 大气透过率 | 第26页 |
2.6.3 地表比辐射率 | 第26-27页 |
2.6.4 DN值提取 | 第27页 |
2.6.5 亮度温度计算 | 第27-28页 |
2.6.6 地表温度的反演 | 第28页 |
2.6.7 地表温度精度验证 | 第28-29页 |
2.7 热岛强度分级 | 第29页 |
2.8 NDVI、MNWDI、NDBI和BSI信息提取 | 第29-32页 |
2.8.1 NDVI的提取 | 第30页 |
2.8.2 MNWDI的提取 | 第30-31页 |
2.8.3 NDBI的提取 | 第31页 |
2.8.4 BSI的提取 | 第31-32页 |
2.9 LST与NDBI、NDVI、MNDWI、BSI相关性分析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地表温度与NDVI、MNDWI、NDBI和BSI的相关分析 | 第33-43页 |
3.1 地表温度反演精度验证 | 第33-34页 |
3.2 地表温度与NDVI的相关性分析 | 第34-37页 |
3.3 地表温度与MNDWI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3.4 地表温度与NDBI的相关分析 | 第38-40页 |
3.5 地表温度与BSI的相关分析 | 第40-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南宁市地表温度及城市热岛季节性变化分析 | 第43-52页 |
4.1 地表类型的季节变化 | 第43-44页 |
4.2 地表温度时空分布特征 | 第44-46页 |
4.3 地表覆盖类型的平均地表温度统计分析 | 第46页 |
4.4 城市热岛季节性变化 | 第46-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热岛效应的年度变化 | 第52-65页 |
5.1 2000-2015年4个地表覆盖类型的面积变化 | 第52-53页 |
5.2 小区域地表覆盖类型变化分析 | 第53-54页 |
5.3 2000-2015年南宁市地表温度和热岛强度分级分布 | 第54-60页 |
5.3.1 2000-2015年南宁市地表温度时空分布 | 第54-55页 |
5.3.2 2000-2015年南宁市各地表类型的平均地表温度 | 第55-56页 |
5.3.3 2000-2015年南宁市热岛效应分级分布 | 第56-60页 |
5.4 小区域地表覆盖类型与地表温度的相关分析 | 第60-64页 |
5.4.1 绿地与地表温度的相关分析 | 第60-61页 |
5.4.2 水体与地表温度的相关分析 | 第61-62页 |
5.4.3 建筑用地与地表温度的相关分析 | 第62-63页 |
5.4.4 裸地与地表温度的相关分析 | 第63-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9页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6.2 展望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录 | 第75-77页 |
附图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