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水稻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前言第12-20页
    1.1 稻田耕作技术及发展第12-13页
        1.1.1 常规耕作技术第12-13页
        1.1.2 保护性耕作技术第13页
    1.2 稻草还田第13-15页
        1.2.1 稻草常耕填埋还田第13-14页
        1.2.2 稻草表面覆盖还田第14-15页
    1.3 稻草还田的生态效应第15页
    1.4 耕作和稻草还田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第15-17页
        1.4.1 耕作和稻草还田对水稻茎蘖动态、水稻株高、穗长、着粒密度、物质积累、产量等农艺性状的影响第15-16页
        1.4.2 耕作和稻草还田对水稻植株N、P、K元素积累的影响第16-17页
    1.5 耕作和稻草还田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第17-18页
        1.5.1 耕作和稻草还田对土壤含水率、容重、孔隙度等物理性状的影响第17页
        1.5.2 耕作和稻草还田对土壤速效N、P、K及有机质等化学性状的影响第17-18页
        1.5.3 耕作和稻草还田对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等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第18页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5页
    2.1 试验材料第20页
    2.2 试验地点及试验地概况第20页
    2.3 试验设计第20-22页
        2.3.1 试验处理设计第20-21页
        2.3.2 育苗移栽处理第21页
        2.3.3 施肥处理第21-22页
    2.4 其他栽培管理措施第22页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22-24页
        2.5.1 茎蘖动态调查第22页
        2.5.2 植株全N、全P、全K含量测定第22-23页
        2.5.3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调查第23页
        2.5.4 株高和穗长调查第23页
        2.5.5 土壤取样处理及物理性状测定第23-24页
        2.5.6 土壤化学性状测定第24页
        2.5.7 土壤生物性状测定第24页
    2.6 数据统计分析第24-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60页
    3.1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第25-30页
        3.1.1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第25-26页
        3.1.2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水稻有效穗数的影响第26-27页
        3.1.3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水稻每穗总粒数的影响第27-28页
        3.1.4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第28-29页
        3.1.5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水稻千粒重的影响第29-30页
    3.2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第30-34页
        3.2.1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第30-32页
        3.2.2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水稻株高的影响第32-33页
        3.2.3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水稻穗长及着粒密度的影响第33-34页
    3.3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水稻物质积累的影响第34-40页
        3.3.1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水稻植株N素积累的影响第34-36页
        3.3.2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水稻植株P素积累的影响第36-38页
        3.3.3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水稻植株K素积累的影响第38-40页
    3.4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第40-53页
        3.4.1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第40-45页
        3.4.2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第45-49页
        3.4.3 免耕和稻草还田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第49-53页
    3.5 产量和土壤性状相关分析第53-57页
        3.5.1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相关分析第53-54页
        3.5.2 产量与土壤物理性状相关分析第54-55页
        3.5.3 产量与土壤化学性状相关分析第55-56页
        3.5.4 产量与土壤生物学性状相关分析第56-57页
    3.6 处理产量及土壤性状比较分析第57-60页
4 结论与讨论第60-65页
    4.1 讨论第60-64页
        4.1.1 免耕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第60页
        4.1.2 稻草还田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第60-61页
        4.1.3 免耕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第61-62页
        4.1.4 稻草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第62页
        4.1.5 免耕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第62-63页
        4.1.6 稻草还田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第63页
        4.1.7 免耕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第63页
        4.1.8 稻草还田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第63-64页
    4.2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桉木屑及其主要组分在水和四氢萘中的液化机理研究
下一篇:湖南林勘院工程图文档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