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政府公信力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9-15页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第9-12页
        (一)国内研究状况第9-11页
        (二)国外研究状况第11-12页
    二、研究目的、意义第12-13页
        (一)研究目的第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第13-15页
        (一)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第14页
        (三)研究的创新点第14-15页
第一章 政府公信力理论概述第15-23页
    1.1 政府公信力的内涵第15-19页
        1.1.1 政府公信力的生成基础第15-17页
        1.1.2 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第17-18页
        1.1.3 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作用第18-19页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理论基础第19-23页
        1.2.1 人民主权理论第20页
        1.2.2 政治合法性理论第20-21页
        1.2.3 政府社会管理思想第21-23页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义第23-27页
    2.1 理论意义第23-24页
    2.2 实践意义第24-27页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政府公信力总体状况分析第27-37页
    3.1 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分析第27-28页
    3.2 我国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8-37页
        3.2.1 政府自身信用下降第29-34页
        3.2.2 公众的满意度下降第34-37页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途径第37-59页
    4.1 明确政府主体地位: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前提条件第37-40页
        4.1.1 明确政府职能第37-38页
        4.1.2 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38-39页
        4.1.3 明确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第39-40页
    4.2 提升政府自身信用: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坚实基础第40-51页
        4.2.1 改变行政观念,用理念指导信用第40-41页
        4.2.2 规范政策制定,用程序获取信任第41-42页
        4.2.3 转变政府职能,用行动赢得信任第42-47页
        4.2.4 完善制度法规,用制度保障信任第47-51页
        4.2.5 加强职业培训,用专业塑造信任第51页
    4.3 提高公民参与质量: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活力源泉第51-54页
        4.3.1 培育公民意识,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第52-53页
        4.3.2 加强公民教育,完善信息共享互动机制第53页
        4.3.3 重视公民主体,拓宽公民政治参与途径第53-54页
    4.4 培育成熟社会组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长效机制第54-59页
        4.4.1 宣扬诚信文化,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第55页
        4.4.2 发展社会组织,提高治理的有效性第55-56页
        4.4.3 加强组织监督,构建社会监督机制第56-59页
结语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7页
附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ADM的农地承包经营权管理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震监测的某矿地压活动规律与岩爆预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