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城市公园声景观评价与营建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1 声景观的重要意义第13页
        1.1.2 城市公园的重要性第13-14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14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4页
    1.3 声景观相关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17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页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19页
        1.5.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城市公园声景观的相关概念第19-29页
    2.1 城市公园的概念第19页
    2.2 声景观的概念和范畴第19-21页
        2.2.1 声景观的概念第19-20页
        2.2.2 声景观和普通的声音的主要区别第20页
        2.2.3 声景观的范畴第20-21页
    2.3 声景观的构成要素第21-22页
        2.3.1 声音第21页
        2.3.2 听者第21-22页
        2.3.3 场所环境第22页
        2.3.4 声景观三要素之间的联系第22页
    2.4 声景观的分类第22-24页
        2.4.1 按声音特性分类第22-23页
        2.4.2 按声源分类第23-24页
    2.5 声景观的主要研究理论第24-26页
        2.5.1 景观生态学第24页
        2.5.2 环境心理学第24页
        2.5.3 园林美学第24-25页
        2.5.4 场所及空间理论第25页
        2.5.5 游憩行为理论第25-26页
    2.6 城市公园声景观的评价方法第26-27页
        2.6.1 客观评价法第26页
        2.6.2 主观评价法第26-27页
    2.7 中国古典园林中声景观的应用第27-28页
        2.7.1 植物与声景观第27页
        2.7.2 地形与声景观第27-28页
        2.7.3 建筑与声景观第28页
    2.8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紫竹院公园的声景观评价分析第29-51页
    3.1 基本的研究情况第29-32页
        3.1.1 研究流程第29页
        3.1.2 紫竹院公园概况第29-30页
        3.1.3 紫竹院公园声景观的特征第30-32页
    3.2 紫竹院公园声景观的客观评价第32-34页
        3.2.1 声景观的声级测量第32-34页
        3.2.2 公园声景观的暄闹度分析第34页
    3.3 紫竹院公园声景观的主观评价第34-40页
        3.3.1 紫竹院公园的好感度和主观响度评价第35页
        3.3.2 紫竹院公园的好感度和协调度评价第35-38页
        3.3.3 声景观主观评价与游人基本属性第38-39页
        3.3.4 游人来园目的与游憩行为分析第39-40页
    3.4 紫竹院公园声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第40-43页
    3.5 空间场所、游人行为和声景观分析第43-49页
        3.5.1 南入口广场第43-45页
        3.5.2 青莲岛第45-46页
        3.5.3 四君亭片区第46-47页
        3.5.4 澄碧山房片区第47-48页
        3.5.5 东门草坪西侧广场第48-49页
    3.6 紫竹院公园的声景观评价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海淀公园的声景观评价分析第51-69页
    4.1 基本的研究情况第51-53页
        4.1.1 实验流程第51页
        4.1.2 海淀公园概况第51页
        4.1.3 海淀公园声景观的特征第51-53页
    4.2 海淀公园声景观的客观评价第53-56页
        4.2.1 声景的声级测量第53-55页
        4.2.2 公园声景观的暄闹度分析第55-56页
    4.3 海淀公园声景观的主观评价第56-61页
        4.3.1 游人对公园声景观主观响度和好感度评价第56页
        4.3.2 海淀公园声景观的好感度和协调度评价第56-58页
        4.3.3 声景观主观评价与游人基本属性第58-60页
        4.3.4 游人来园目的与游憩行为分析第60-61页
    4.4 海淀公园声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第61-63页
    4.5 空间场所、游人行为和声景观分析第63-68页
        4.5.1 双桥诗韵第63-64页
        4.5.2 中央大草坪第64-66页
        4.5.3 讨源书声片区第66-67页
        4.5.4 丹棱晴波片区第67-68页
    4.6 海淀公园声景观和评价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城市公园声景观的营建第69-75页
    5.1 城市公园声景观的营建理念和原则第69-70页
        5.1.1 营建理念第69页
        5.1.2 营建原则第69-70页
    5.2 设计程序第70-72页
        5.2.1 调查整理场地现状第70-71页
        5.2.2 确定声景观构成要素第71页
        5.2.3 开展声景观的营建第71页
        5.2.4 声景观营建完成后的运营管理第71-72页
    5.3 声景观的设计营建方法第72页
        5.3.1 正设计第72页
        5.3.2 负设计第72页
        5.3.3 零设计第72页
    5.4 城市公园声景观的营建手法第72-75页
        5.4.1 园林植物与声景观营建第73页
        5.4.2 园林地形与声景观营建第73页
        5.4.3 园林建筑与声景观营建第73-75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6.1 研究结论第75-76页
    6.2 展望和不足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附录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详细摘要第83-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受水区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下一篇:机电耦合下变频给水泵轴系扭振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