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论文

分布式城市需水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供排水网络规划的基础第10-11页
        1.1.2 城市水资源精细化配置的需要第11页
        1.1.3 规划水资源论证的需求第11页
    1.2 城市需水量预测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2 技术路线第16-17页
    1.4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模型与方法第18-25页
    2.1 模型原理第18-19页
        2.1.1 城市建设用地类型与城市需水类型的空间关系耦合第18页
        2.1.2 分布式城市需水预测模型基本假设第18-19页
    2.2 数学方程第19-21页
    2.3 模型结构第21-22页
        2.3.1 参数层第21-22页
        2.3.2 结构层第22页
        2.3.3 结果层第22页
    2.4 需水参数率定方法第22-24页
        2.4.1 PEST软件简介第23页
        2.4.2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第23-24页
    2.5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模型在城市需水预测中的应用第25-42页
    3.1 研究区域概况第25-29页
        3.1.1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第25-26页
        3.1.2 研究区域气候条件第26-27页
        3.1.3 研究区域社会经济概况第27页
        3.1.4 研究区域水资源现状第27-28页
        3.1.5 研究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28-29页
    3.2 模型数据来源及基础数据处理第29-30页
        3.2.1 模型数据来源第29-30页
        3.2.2 基础数据处理第30页
    3.3 参数率定及验证第30-32页
    3.4 参数适用性分析第32-33页
    3.5 厦门市2020年城市需水量的预测第33-35页
    3.6 居民家庭生活用水的降尺度研究第35-37页
        3.6.1 居民家庭生活用水的降尺度公式第35-36页
        3.6.2 居住用地控规单元建筑面积统计第36-37页
    3.7 需水量预测结果分析第37-40页
        3.7.1 需水量结果第39-40页
        3.7.2 需水强度结果第40页
    3.8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控规单元尺度下城市典型汇水区排水量计算第42-54页
    4.1 城市典型汇水区选择第42-43页
    4.2 典型汇水区区域概况第43-45页
    4.3 典型汇水区建设用地需水量预测第45-46页
    4.4 典型汇水区排水量计算第46-50页
        4.4.1 典型汇水区自然排水量计算第46-49页
        4.4.2 典型汇水区人工排水量计算第49-50页
    4.5 典型汇水区雨污分流制管网及雨污合流制管网排水量计算第50-52页
        4.5.1 典型汇水区雨污分流制管网排水量计算第51页
        4.5.2 典型汇水区雨污合流制管网排水量计算第51-52页
    4.6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第54-57页
    5.1 研究结果第54-55页
        5.1.1 分布式城市需水预测模型第54页
        5.1.2 厦门市2020年城市建成区需水量预测第54-55页
        5.1.3 控规单元尺度城市典型汇水区排水量计算第55页
    5.2 研究创新点第55-56页
        5.2.1 初步建立了分布式城市需水预测模型第55页
        5.2.2 利用分布式城市需水预测模型得到了厦门市2020分布式城市需水量数据第55-56页
        5.2.3 利用分布式城市需水量预测数据对典型汇水区排水进行了计算和评估第56页
    5.3 研究问题与展望第56-57页
        5.3.1 模型参数第56页
        5.3.2 模型结构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预循环变形对Cu-7at.%Al合金单向拉伸力学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氧化锌中空微结构的制备与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