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英文缩略词 | 第7-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部分 绪论—恶性肿瘤个体化药物治疗 | 第16-43页 |
1 前言 | 第17-18页 |
2“个体化药物治疗”是提高恶性肿瘤治疗疗效的必然趋势 | 第18-25页 |
3 恶性肿瘤“个体化药物治疗”面临的困难 | 第25-27页 |
4 血浆/清生物标志物检测为基础的“实时”个体化治疗 | 第27-30页 |
5 血浆/清循环DNA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实时”个体化治疗 | 第30-32页 |
6 血浆/清KRAS基因突变检测的现状与不足 | 第32-34页 |
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3页 |
第二部分 PNA-PCR方法的建立和敏感性评价 | 第43-60页 |
1 前言 | 第44-47页 |
2 PNA-PCR方法的建立及敏感性确定 | 第47-57页 |
3 讨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三部分 COLD-PCR方法的建立和敏感性评价 | 第60-75页 |
1 前言 | 第61-63页 |
2 COLD-PCR方法的建立 | 第63-67页 |
3 COLD-PCR敏感性评价 | 第67-73页 |
4 讨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
第四部分 PNA-PCR法和COLD-PCR法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浆KRAS基因突变 | 第75-88页 |
1 前言 | 第7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6-8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80-84页 |
4 讨论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第五部分 PNA-PCR法检测大肠癌患者血浆KRAS基因突变 | 第88-96页 |
1 前言 | 第8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89-9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90-94页 |
4 讨论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6页 |
全文总结 | 第96-98页 |
附录 | 第98-113页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