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硅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

碳化硅单晶衬底超精密抛光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3-15页
Abstract第15-17页
主要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第18-22页
第1章 绪论第22-34页
    1.1 背景及意义第22-23页
    1.2 碳化硅的性质和应用第23-26页
        1.2.1 结构性质第24-25页
        1.2.2 物理性质第25页
        1.2.3 化学性质第25页
        1.2.4 材料应用第25-26页
    1.3 碳化硅单晶衬底超精密抛光加工工艺第26-27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7-31页
        1.4.1 机械抛光研究现状第28-29页
        1.4.2 化学机械抛光研究现状第29-31页
    1.5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1-32页
    1.6 课题研究内容第32-34页
第2章 无架行星式双面机械抛光运动轨迹与均匀性分析第34-72页
    2.1 引言第34页
    2.2 无架行星式双面机械抛光的机理第34-35页
    2.3 无架行星式双面机械抛光的结构第35-36页
    2.4 无架行星式双面机械抛光的模型第36-41页
        2.4.1 受力分析第38-39页
        2.4.2 条件假设第39页
        2.4.3 抛光垫上任一点磨粒相对SiC衬底的运动轨迹方程第39-40页
        2.4.4 SiC衬底上任一点相对下抛光垫的运动轨迹方程第40-41页
    2.5 无架行星式双面机械抛光运动轨迹的仿真分析第41-54页
        2.5.1 行星差动轮系的设计与计算第42-43页
        2.5.2 抛光垫上任一点磨粒相对SiC衬底的运动轨迹仿真分析第43-49页
        2.5.3 SiC衬底上任一点相对下抛光垫的运动轨迹仿真分析第49-53页
        2.5.4 联合仿真分析第53-54页
    2.6 无架行星式双面机械抛光的材料去除率分析第54-55页
    2.7 无架行星式双面机械抛光的轨迹均匀性分析第55-70页
        2.7.1 SiC衬底的均匀抛光第55-66页
        2.7.2 抛光垫上磨粒的均匀磨损第66-70页
    2.8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3章 SiC单晶衬底双面机械抛光正交试验研究第72-90页
    3.1 引言第72页
    3.2 无架行星式双面机械抛光机构三维模型第72-77页
        3.2.1 模型的建立与导入第72-73页
        3.2.2 模型的定义与设置第73-76页
        3.2.3 模型检验第76页
        3.2.4 模型后处理和运动学仿真分析第76-77页
    3.3 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第77-88页
        3.3.1 正交试验设计第77-78页
        3.3.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8-88页
    3.4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4章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SiC单晶衬底化学机械抛光机理研究第90-104页
    4.1 引言第90页
    4.2 化学机械抛光的结构第90-91页
    4.3 化学机械抛光的去除机理第91-93页
        4.3.1 唯象学模型第91-92页
        4.3.2 流体机械模型第92页
        4.3.3 磨粒磨损模型第92页
        4.3.4 化学作用模型第92-93页
        4.3.5 原子、分子级模型第93页
    4.4 分子动力学模型第93-103页
        4.4.1 晶胞模型的建立第94-95页
        4.4.2 仿真设置与计算第95-103页
    4.5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5章 基于ANSYS的SiC单晶衬底化学机械抛光流固耦合分析第104-122页
    5.1 引言第104页
    5.2 化学机械抛光流体动压润滑模型第104-108页
        5.2.1 接触方式第104-105页
        5.2.2 基本方程和条件假设第105-108页
    5.3 流固耦合模型第108-114页
        5.3.1 三维建模第109-111页
        5.3.2 流体区域定义和划分网格第111-112页
        5.3.3 流体区域设置第112-113页
        5.3.4 固体区域定义和划分网格第113页
        5.3.5 固体区域设置第113-114页
    5.4 仿真计算与后处理分析第114-121页
        5.4.1 导入压力第116-117页
        5.4.2 应力第117-118页
        5.4.3 应变第118-120页
        5.4.4 应变能第120-121页
    5.5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第6章 SiC单晶衬底化学机械抛光正交试验研究第122-146页
    6.1 引言第122页
    6.2 Si面化学机械抛光的试验研究第122-133页
        6.2.1 六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第122-129页
        6.2.2 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第129-133页
    6.3 C面化学机械抛光的试验研究第133-144页
        6.3.1 六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第133-140页
        6.3.2 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第140-144页
    6.4 本章小结第144-146页
第7章 结论和展望第146-150页
    7.1 全文总结第146-147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47页
    7.3 展望第147-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62页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62-164页
致谢第164-166页
英文论文第166-17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细电火花加工中的材料微观结构尺度效应研究
下一篇:弹性管束流体诱导振动强化换热与疲劳强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