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3页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2-16页 |
1.1.1 选题目的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6-3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2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5-3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1.3.1 文献分析法 | 第31页 |
1.3.2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第31-32页 |
1.3.3 比较研究法 | 第32页 |
1.4 创新点 | 第32-33页 |
1.4.1 提出通过建立制约机制培育大学生诚信的对策 | 第32页 |
1.4.2 提出网络诚信建设的体系 | 第32页 |
1.4.3 探索诚信文化建设的途径 | 第32-33页 |
第2章 有关诚信的概念分析 | 第33-45页 |
2.1 “诚信”的概念 | 第33-38页 |
2.1.1 “诚”的释义 | 第33-34页 |
2.1.2 “信”的释义 | 第34-35页 |
2.1.3 “诚信”的释义 | 第35-38页 |
2.2 诚信的意义 | 第38-41页 |
2.2.1 诚信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 第38-40页 |
2.2.2 诚信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 第40页 |
2.2.3 诚信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 | 第40-41页 |
2.3 大学生诚信的意义 | 第41-45页 |
2.3.1 有助于完善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 第41-42页 |
2.3.2 有利于践行诚信行为 | 第42-43页 |
2.3.3 有利于引导社会诚信风尚 | 第43-45页 |
第3章 诚信的理论基础及思想借鉴 | 第45-57页 |
3.1 马克思主义关于诚信的思想 | 第45-51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虚伪性的批判 | 第45-48页 |
3.1.2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诚信的思想 | 第48-49页 |
3.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诚信思想 | 第49-51页 |
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 第51-53页 |
3.2.1 诚信是个人内在的精神需求 | 第51页 |
3.2.2 诚信是重要的行为规范 | 第51-52页 |
3.2.3 诚信是国家政权稳定的基础 | 第52-53页 |
3.3 西方文化中的诚信思想 | 第53-57页 |
3.3.1 诚信是一种伦理道德 | 第53-55页 |
3.3.2 诚信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 | 第55-56页 |
3.3.3 诚信需要法律保障 | 第56-57页 |
第4章 大学生诚信的现状分析 | 第57-69页 |
4.1 信守诚信是大学生的主流 | 第57-61页 |
4.1.1 具有正确的诚信认知 | 第57-59页 |
4.1.2 多数大学生能够积极践行诚信 | 第59-61页 |
4.2 少数大学生缺乏诚信的主要表现 | 第61-65页 |
4.2.1 学业诚信缺失与学术不端行为 | 第61-62页 |
4.2.2 经济方面不信守诚信 | 第62-63页 |
4.2.3 人际交往缺少诚信 | 第63-64页 |
4.2.4 网络欺骗时有发生 | 第64-65页 |
4.3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65-69页 |
4.3.1 诚信教育实效性不强 | 第65-66页 |
4.3.2 诚信约束机制不完善 | 第66-67页 |
4.3.3 社会存在不诚信现象 | 第67-69页 |
第5章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 | 第69-83页 |
5.1 大学生政治诚信教育 | 第69-74页 |
5.1.1 政治信仰教育 | 第69-70页 |
5.1.2 政治情感教育 | 第70-72页 |
5.1.3 政治行为教育 | 第72-74页 |
5.2 大学生学术诚信建设 | 第74-76页 |
5.2.1 学习诚信建设 | 第74页 |
5.2.2 科学研究诚信建设 | 第74-76页 |
5.3 大学生人际交往诚信教育 | 第76-78页 |
5.3.1 日常人际交往中的诚信教育 | 第76-78页 |
5.3.2 恋爱交往中的诚信教育 | 第78页 |
5.3.3 网络交往中的诚信教育 | 第78页 |
5.4 大学生经济诚信建设 | 第78-83页 |
5.4.1 遵守学业经济关系中的规则 | 第79-80页 |
5.4.2 遵守投资理财经济关系中的规则 | 第80-81页 |
5.4.3 遵循个人经济往来中的规则 | 第81-83页 |
第6章 大学生诚信的社会环境建设途径 | 第83-95页 |
6.1 政府与市场的诚信建设 | 第83-88页 |
6.1.1 政府发挥诚信示范作用 | 第83-86页 |
6.1.2 市场经济主体信守商业诚信 | 第86-88页 |
6.2 网络诚信建设 | 第88-91页 |
6.2.1 加强网络诚信道德建设 | 第89-90页 |
6.2.2 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 | 第90-91页 |
6.3 诚信文化建设 | 第91-95页 |
6.3.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92-93页 |
6.3.2 塑造诚信文化氛围 | 第93-95页 |
结束语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