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钢—预制带肋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抗弯性能理论分析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符号说明第11-16页
第1章 绪论第16-35页
    1.1 钢—混凝土组合梁概述第16-21页
        1.1.1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特点第16-17页
        1.1.2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分类第17-21页
    1.2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研究现状第21-28页
        1.2.1 抗剪连接件的研究第21-23页
        1.2.2 国外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的研究第23-26页
        1.2.3 国内钢—混凝土组合梁抗弯性能的研究第26-28页
    1.3 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介绍第28-33页
        1.3.1 现有叠合楼板形式第28-31页
        1.3.2 新型装配式钢—预制带肋混凝土叠合板组合梁的发展与应用第31-33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33-35页
第2章 新型叠合板组合梁的抗弯刚度和变形分析第35-50页
    2.1 叠合板组合梁模型概述第35-36页
    2.2 叠合板组合梁的楼板有效宽度第36-37页
    2.3 叠合板组合梁模型建立第37-49页
        2.3.1 预制底板拼缝的影响分析第37-40页
        2.3.2 预制率影响分析第40-41页
        2.3.3 滑移效应影响分析第41-47页
        2.3.4 叠合板组合梁的抗弯刚度和变形计算第47-49页
    2.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3章 新型叠合板组合梁的抗弯承载力分析第50-55页
    3.1 叠合板组合梁的弹性抗弯承载力第50-52页
    3.2 叠合板组合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第52-54页
    3.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4章 新型叠合板组合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第55-72页
    4.1 叠合板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概述第55页
    4.2 试验设计及内容第55-63页
        4.2.1 构件设计与制作第55-59页
        4.2.2 材性性能第59-62页
        4.2.3 加载制度与测点布置第62-63页
    4.3 叠合板组合梁抗弯性能试验结果第63-70页
        4.3.1 试验现象和主要试验结果第63-66页
        4.3.2 跨中弯矩——挠度曲线分析第66-68页
        4.3.3 试件参数分析第68-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5章 新型叠合板组合梁的抗弯计算模型验证第72-82页
    5.1 弹性变形公式验证第72-74页
    5.2 弹性抗弯承载力公式验证第74-75页
    5.3 极限抗弯承载力公式验证第75-76页
    5.4 钢梁和叠合楼板交界面上的滑移第76-77页
    5.5 预制率对叠合板组合梁抗弯性能影响分析第77-81页
    5.6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6章 结论及展望第82-86页
    6.1 结论第82-85页
    6.2 展望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致谢第90-92页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第92-93页
在学期间负责项目第93-9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富水弱成岩砂岩地层隧道挑高段施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屈曲约束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干式柔性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