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自杀条款的学理概述 | 第13-20页 |
(一) 自杀条款的内涵 | 第13-14页 |
(二) 自杀条款的历史沿革 | 第14-16页 |
1、十八世纪:"自杀即犯罪"观念否定可保性 | 第14页 |
2、十九世纪:保险的技术性否定可保性 | 第14-15页 |
3、二十世纪:逐步对自杀的可保性予以承认 | 第15-16页 |
(三) 自杀条款的法理性质 | 第16-17页 |
1、自杀条款具有法定强制性 | 第16页 |
2、自杀条款为保险人免责条款 | 第16-17页 |
(四) 自杀条款的设计合理性 | 第17-20页 |
1、自杀的可保性理应受到一定削弱 | 第17-18页 |
2、设置保险人免责期限的现实价值 | 第18-20页 |
二、域内外自杀条款相关立法判例探析 | 第20-26页 |
(一) 我国内地新旧保险立法比较 | 第20-21页 |
(二) 台湾地区关于自杀条款的规定 | 第21-22页 |
(三) 日本关于自杀条款的规定 | 第22-23页 |
(四) 美国保险立法及判例对自杀条款的规定 | 第23-25页 |
1、关于举证责任 | 第23-24页 |
2、关于证明标准 | 第24-25页 |
3、关于被保险人自杀时的精神状态 | 第25页 |
(五) 我国大陆立法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立法或判例差异 | 第25-26页 |
三、我国自杀条款的适用争议及制度完善 | 第26-32页 |
(一) 适用范围的限缩性规制 | 第26-27页 |
(二) 除外适用主体的规定完善 | 第27-30页 |
(三) 保险人免责期在复效后的起算调整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学位论义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