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锂二次电池简介 | 第11-19页 |
1.1.1 锂离子电池 | 第11-13页 |
1.1.2 锂硫电池 | 第13-16页 |
1.1.3 水系锂离子电池 | 第16-19页 |
1.2 石墨烯简介 | 第19-21页 |
1.2.1 石墨烯的结构及性质 | 第19-20页 |
1.2.2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第20-21页 |
1.3 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储锂性能研究 | 第21-26页 |
1.3.1 石墨烯用于改性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 第22-23页 |
1.3.2 石墨烯用于改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 第23-25页 |
1.3.3 石墨烯用于改性水系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 | 第25-26页 |
1.4 本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1.4.1 本文的选题依据 | 第26页 |
1.4.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第二章 试剂及实验技术 | 第29-35页 |
2.1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 第29-31页 |
2.1.1 化学试剂 | 第29-30页 |
2.1.2 实验气体 | 第30页 |
2.1.3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2.2 样品的表征方法 | 第31-32页 |
2.3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2-35页 |
2.3.1 极片制作 | 第32-33页 |
2.3.2 电池组装 | 第33页 |
2.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3-35页 |
第三章 ZnO/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 | 第35-55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空心ZnO微米花的制备及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 | 第36-43页 |
3.2.1 实验部分 | 第36页 |
3.2.2 空心ZnO微米花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36-39页 |
3.2.3 空心ZnO微米花的生长机理分析 | 第39页 |
3.2.4 空心ZnO微米花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39-43页 |
3.3 ZnO/G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 | 第43-53页 |
3.3.1 实验部分 | 第43-44页 |
3.3.2 ZnO/GN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44-47页 |
3.3.3 生长机理分析 | 第47页 |
3.3.4 ZnO/GN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7-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MoS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 | 第55-69页 |
4.1 引言 | 第55-5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4.2.1 样品制备 | 第56-57页 |
4.2.2 样品表征 | 第57页 |
4.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7页 |
4.3.1 材料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57-63页 |
4.3.2 生长机理分析 | 第63页 |
4.3.3 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3-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S/石墨烯/碳纳米管的制备及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研究 | 第69-83页 |
5.1 引言 | 第69-7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0-71页 |
5.2.1 样品制备 | 第70页 |
5.2.2 样品表征 | 第70-71页 |
5.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71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71-81页 |
5.3.1 材料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71-77页 |
5.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77-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六章 石墨烯/MnO_2/硫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用于锂硫电池正极的研究 | 第83-97页 |
6.1 引言 | 第83-84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84-85页 |
6.2.1 样品制备 | 第84-85页 |
6.2.2 样品表征 | 第85页 |
6.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85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85-95页 |
6.3.1 材料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85-90页 |
6.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90-9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七章 LiFePO_4/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用作水系锂离子电池正极的研究 | 第97-107页 |
7.1 引言 | 第97-98页 |
7.2 实验部分 | 第98-100页 |
7.2.1 样品制备 | 第98-99页 |
7.2.2 物相表征和表面形貌分析 | 第99页 |
7.2.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99-100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100-106页 |
7.3.1 材料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100-102页 |
7.3.2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102-106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7-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25页 |
致谢 | 第125-12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7-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