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金融安全的影响研究 | 第11-15页 |
·风险预警模型 | 第15-16页 |
·文献简评 | 第16-17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7-20页 |
·文章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8-20页 |
2 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状况 | 第20-31页 |
·对国际短期资本的定义 | 第20-21页 |
·我国对国际短期资本的管理政策 | 第21-22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原因 | 第22-24页 |
·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渠道 | 第24-25页 |
·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规模测算 | 第25-31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规模测算—年度净额 | 第26-29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规模测算—月度净额 | 第29-31页 |
3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理论分析 | 第31-46页 |
·对金融安全的定义 | 第31-32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32-40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 第32-36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 第36-38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 第38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38-40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 第40-43页 |
·信用风险 | 第41-42页 |
·市场风险 | 第42-43页 |
·环境风险 | 第43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第43-46页 |
4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实证分析 | 第46-56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原因实证分析 | 第46-48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实证分析 | 第47-48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实证分析 | 第48-50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8-49页 |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49-50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 | 第50-52页 |
·平稳性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 | 第50-51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51页 |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51-52页 |
·方差分解 | 第52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股票成交额的影响实证分析 | 第52-56页 |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53页 |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53-54页 |
·方差分解 | 第54-56页 |
5 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风险预警 | 第56-66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风险预警模型及实证 | 第56-57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7-62页 |
·预警指标的选取 | 第58页 |
·以泰国金融危机为例分析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 第58-61页 |
·预警指标金融安全度的划分和预警区间的界定 | 第61-62页 |
·预警指标的金融安全度测算 | 第62-66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62-63页 |
·预警指标的金融安全度分项测算 | 第63-64页 |
·预警指标的金融安全度综合测算 | 第64-66页 |
6 总结与建议 | 第66-70页 |
·总结 | 第66-67页 |
·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状况 | 第66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 第66-67页 |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风险预警 | 第67页 |
·政策建议 | 第67-70页 |
·严格监管非正规渠道的短期资本流动 | 第67-68页 |
·做好短期资本流动的风险预警工作 | 第68页 |
·缓慢、稳健、有序的开放我国资本账户 | 第68页 |
·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 | 第68-69页 |
·进一步提高我国经济金融实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83页 |
附录1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规模测算—年度净额 | 第74-75页 |
附录2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规模测算—月度净额 | 第75-79页 |
附录3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风险预警指标的金融安全度分项测算值 | 第79-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