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38页 |
2.1 中间包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2.2 中间包冶金主要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2.2.1 物理模拟 | 第21-22页 |
2.2.2 数值模拟 | 第22-24页 |
2.3 中间包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 第24-30页 |
2.4 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形核、长大、运动和去除的研究 | 第30-38页 |
2.4.1 钢渣界面处夹杂物分离和去除 | 第31-33页 |
2.4.2 Eulerian-Lagrangian框架下夹杂物运动 | 第33-34页 |
2.4.3 Eulerian-Eulerian框架下夹杂物的行为 | 第34-38页 |
3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38-39页 |
4 夹杂物碰撞长大理论 | 第39-55页 |
4.1 夹杂物颗粒上浮 | 第40-41页 |
4.2 夹杂物颗粒与耐火材料表面的吸附 | 第41-42页 |
4.3 夹杂物颗粒间的碰撞聚合 | 第42-46页 |
4.4 夹杂物颗粒间碰撞聚合数学模型 | 第46-55页 |
5 中间包内夹杂物碰撞长大和去除的研究 | 第55-109页 |
5.1 夹杂物尺寸分布测量 | 第55-65页 |
5.1.1 现场取样过程 | 第55-56页 |
5.1.2 氧氮含量分析 | 第56-59页 |
5.1.3 夹杂物分析检测 | 第59-65页 |
5.2 中间包内钢液流动 | 第65-75页 |
5.2.1 钢液流动和温度分布 | 第68-71页 |
5.2.2 钢液停留时间分布 | 第71-73页 |
5.2.3 通过计算夹杂物运动轨迹来计算夹杂物的去除 | 第73-75页 |
5.3 凝聚系数和夹杂物成分对其碰撞长大影响 | 第75-81页 |
5.3.1 凝聚系数的影响 | 第75-79页 |
5.3.2 夹杂物成分的影响 | 第79-81页 |
5.4 夹杂物碰撞长大及去除 | 第81-107页 |
5.4.1 钢渣界面处夹杂物去除模型 | 第82-84页 |
5.4.2 夹杂物碰撞长大的研究 | 第84-100页 |
5.4.3 新的去除条件与Stokes去除条件对比 | 第100-101页 |
5.4.4 湍流脉动和夹杂物类型对其去除的影响 | 第101-107页 |
5.5 小结 | 第107-109页 |
6 应用夹杂物碰撞长大和去除理论优化中间包 | 第109-121页 |
6.1 优化方案设计 | 第109-114页 |
6.2 优化方案Ⅱ | 第114-120页 |
6.2.1 钢液流动和温度分布 | 第115-117页 |
6.2.2 钢液停留时间 | 第117-118页 |
6.2.3 夹杂物碰撞长大 | 第118-120页 |
6.3 小结 | 第120-121页 |
7 结论和创新点 | 第121-123页 |
7.1 结论 | 第121-122页 |
7.2 创新点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38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38-14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