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村民参与视角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图目录 | 第12-13页 |
| 表目录 | 第13-14页 |
| 1 绪论 | 第14-2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4-16页 |
|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16-17页 |
|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研究框架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0-22页 |
| ·研究的可能创新 | 第20-21页 |
| ·研究的不足 | 第21-22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22-38页 |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2-23页 |
| ·公共产品概念 | 第22页 |
|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第22-23页 |
| ·农村公共产品理论 | 第23-31页 |
| ·农村公共产品内涵与分类 | 第23-24页 |
|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与模式演变 | 第24-29页 |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9-31页 |
| ·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 | 第31-35页 |
| ·集体行动理论与发展 | 第31-33页 |
| ·影响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 | 第33-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 3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宏观分析 | 第38-54页 |
| ·农村经济发展与公共投资概况 | 第38-41页 |
| ·农村经济发展概况 | 第38-39页 |
| ·国家对农村的投资概况 | 第39-41页 |
|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 | 第41-47页 |
| ·总体情况 | 第42页 |
| ·分类比较 | 第42-46页 |
| ·反映农民生活质量的公共产品供给 | 第46-47页 |
|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分析 | 第47-53页 |
| ·主要资金来源 | 第48-49页 |
| ·村庄财政收支比较 | 第49-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4 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博弈分析 | 第54-70页 |
| ·理论框架 | 第54-55页 |
| ·博弈分析 | 第55-64页 |
| ·博弈基本假设 | 第55-57页 |
| ·村干部与村民博弈分析 | 第57-61页 |
| ·村民与村民之间的博弈 | 第61-63页 |
| ·对博弈模型的总结 | 第63-64页 |
| ·案例剖析 | 第64-69页 |
| ·Z村概况 | 第64页 |
| ·两项公共产品建设历程对比 | 第64-66页 |
| ·两项公共产品建设成败的总结 | 第66-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 第70-94页 |
| ·变量选择与描述 | 第70-76页 |
| ·因变量选择与描述 | 第70-72页 |
| ·自变量选择与描述 | 第72-76页 |
| ·总体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 | 第76-87页 |
| ·计量模型 | 第76-77页 |
| ·实证结果 | 第77-85页 |
| ·对结果的讨论 | 第85-87页 |
| ·参与式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因素 | 第87-91页 |
| ·计量模型 | 第87页 |
| ·实证结果 | 第87-90页 |
| ·对结果的讨论 | 第90-91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94页 |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94-98页 |
| ·主要结论 | 第94-95页 |
| ·政策启示 | 第95-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6页 |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