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导论 | 第10-20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 1.3.1 农业技术效率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 1.3.2 生猪技术效率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1.3.3 生猪规模养殖研究综述 | 第15页 |
| 1.3.4 基于农户的生猪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第15-16页 |
| 1.3.5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1.4.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1.5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18页 |
| 1.5.1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1.5.2 数据来源 | 第18页 |
| 1.6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1.7 研究的创新 | 第19-20页 |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 2.1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 2.1.1 全要素生产率 | 第20页 |
| 2.1.2 技术效率 | 第20-21页 |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 2.2.1 技术效率与生产前沿面理论 | 第21-22页 |
| 2.2.2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2-24页 |
| 3 资阳市生猪养殖要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4-35页 |
| 3.1 问卷设计 | 第24页 |
| 3.2 样本选择 | 第24-26页 |
| 3.3 资阳市生猪规模间投入产出要素、养殖特征及成本利润分析 | 第26-35页 |
| 3.3.1 生猪养殖规模分类 | 第26页 |
| 3.3.2 规模间投入要素的对比分析 | 第26-30页 |
| 3.3.3 规模间产出要素的对比分析 | 第30-3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5页 |
| 4 资阳市生猪不同养殖规模技术效率实证分析 | 第35-58页 |
| 4.1 实证模型的构建 | 第36-38页 |
| 4.1.1 生产函数模型 | 第36页 |
| 4.1.2 技术效率损失函数 | 第36-38页 |
| 4.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理论预期 | 第38-44页 |
| 4.2.1 生产函数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38页 |
| 4.2.2 效率损失函数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理论预期 | 第38-44页 |
| 4.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结果 | 第44-45页 |
| 4.4 资阳市生猪养殖规模间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57页 |
| 4.4.1 散养模式下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45-48页 |
| 4.4.2 小规模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48-51页 |
| 4.4.3 中规模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54页 |
| 4.4.4 大规模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5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5 结论、对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 第58-61页 |
| 5.1 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 5.2 对策建议 | 第59-60页 |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附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