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 引言 | 第12-17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三)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 (四)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提升相关内容概述 | 第17-23页 |
| (一)党员质量和高职院校生党员质量厘定 | 第18-20页 |
| 1. 党员质量 | 第18页 |
| 2.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 | 第18-19页 |
| 3.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评价 | 第19-20页 |
|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提升意义 | 第20-23页 |
| 1. 有利于完善高校党建工作 | 第20-21页 |
| 2. 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21-22页 |
| 3. 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 | 第22页 |
| 4.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高职校园 | 第22-23页 |
|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3-27页 |
| (一)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 1. 党员政治思想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 2. 党员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24-25页 |
| 3. 党员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5页 |
|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5-27页 |
| 1. 学生自身原因 | 第25-26页 |
| 2. 学校原因 | 第26页 |
| 3. 多元化道德价值观的社会大环境对学生党员的影响 | 第26-27页 |
| 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党员质量的措施 | 第27-36页 |
| (一) 遵守“四公开”发展原则 | 第27页 |
| 1. 指标公开 | 第27页 |
| 2. 时间公开 | 第27页 |
| 3. 条件公开 | 第27页 |
| 4. 程序公开 | 第27页 |
| (二) 坚持“全面发展”的培养策略 | 第27-28页 |
| 1. 思想政治觉悟 | 第27-28页 |
| 2. 学习态度、学习品质 | 第28页 |
| 3. 各种能力 | 第28页 |
| 4. 团队精神、合作意识 | 第28页 |
| (三) 完善“三阶段”教育体系 | 第28-29页 |
| 1. 入党前教育 | 第28页 |
| 2. 入党时教育 | 第28-29页 |
| 3. 入党后教育 | 第29页 |
| (四) 强化基层建设与管理 | 第29-33页 |
| 1. 完善基层组织结构 | 第29-30页 |
| 2. 构建党员发展机制 | 第30页 |
| 3.严格贯彻《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 第30-33页 |
| (五) 落实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 第33-36页 |
| 1. 严格党员先进性教育实践机制 | 第33页 |
| 2. 实行“两次辩”的答辩程序 | 第33-34页 |
| 3. 健全“三级党校”的党课教育培训模式 | 第34页 |
| 4. 扎实“四步选”程序 | 第34-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访谈提纲(教师) | 第37-38页 |
| 访谈提纲(学生)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 附录 | 第41-44页 |
| 后记 | 第44-45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研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