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内蒙古白云鄂博裂谷系金矿石墨矿成矿预测综合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33页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第12-25页
        1.2.1 石墨矿研究进展第12-16页
        1.2.2 华北陆块北缘西段金矿第16-19页
        1.2.3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第19-25页
    1.3 研究内容与与技术路线第25-29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1.3.2 整体技术路线第26页
        1.3.3 典型矿床研究路线第26-27页
        1.3.4 地物化遥数据处理方案第27-28页
        1.3.5 综合信息找矿方案第28-29页
    1.4 研究成果与论文内容简介第29-33页
2 区域地质背景第33-69页
    2.1 自然地理概况与地质工作程度第33-35页
    2.2 区域地质概况第35-49页
        2.2.1 地层第35-44页
        2.2.2 岩浆岩第44-47页
        2.2.3 构造第47-48页
        2.2.4 变质岩第48-49页
    2.3 地质构造演化及其成矿响应第49-67页
        2.3.1 狼山-渣尔泰-白云鄂博裂谷系第49-51页
        2.3.2 构造地质演化及成矿作用第51-56页
        2.3.3 主要含矿建造与成矿类型第56-62页
        2.3.4 控矿特征与成矿规律第62页
        2.3.5 矿床成因内在联系第62-67页
    2.4 区内矿产资源概况第67-69页
3 大乌淀石墨矿典型矿床研究第69-91页
    3.1 大乌淀矿床地质特征第69-72页
        3.1.1 矿区地质概况第69-70页
        3.1.2 石墨矿体特征第70-71页
        3.1.3 石墨矿石及蚀变特征第71-72页
    3.2 石墨晶体矿物学特征研究第72-80页
        3.2.1 样品采集与分析手段第72-73页
        3.2.2 光薄片镜下特征第73-74页
        3.2.3 SEM显微形貌特征第74-75页
        3.2.4 激光拉曼光谱特征第75-78页
        3.2.5 粉晶衍射XRD分析第78-80页
    3.3 石墨矿矿床成因模式探讨第80-86页
        3.3.1 石墨矿碳质来源第80-81页
        3.3.2 红柱石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第81-82页
        3.3.3 岩体侵入对石墨矿化的影响第82-84页
        3.3.4 成矿时代探讨第84-85页
        3.3.5 大乌淀石墨矿成矿模式第85-86页
    3.4 大乌淀式石墨矿找矿预测模型第86-91页
        3.4.1 控矿要素与成矿规律第86-88页
        3.4.2 石墨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第88-91页
4 浩尧尔忽洞金矿典型矿床研究第91-111页
    4.1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第91-96页
        4.1.1 矿区位置与矿区地质第91-93页
        4.1.2 矿体特征第93-94页
        4.1.3 矿石特征第94-95页
        4.1.4 蚀变与破碎带第95-96页
    4.2 金矿矿床成因探讨第96-104页
        4.2.1 岩体侵入与成矿时代第96-98页
        4.2.2 金属硫化物标型特征与LA-ICP-MS分析第98-100页
        4.2.3 成矿环境第100-101页
        4.2.4 金矿矿床成因第101-103页
        4.2.5 金与石墨的成因耦合第103-104页
    4.3 赛乌素金矿及同区金矿特征第104-107页
    4.4 控矿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第107-108页
    4.5 找矿标志与找矿预测模型第108-111页
5 找矿数据处理与预测信息提取第111-135页
    5.1 数据汇总与数据处理技术平台第111-112页
    5.2 地质矿产类数据找矿预测信息提取第112-115页
    5.3 物探数据分析处理第115-118页
        5.3.1 航磁数据处理与异常分析第115-117页
        5.3.2 重力异常及数据处理第117-118页
    5.4 化探与自然重砂数据分析处理第118-125页
        5.4.1 化探数据特征分析第118-122页
        5.4.2 化探数据处理及异常提取第122-124页
        5.4.3 自然重砂数据应用处理第124-125页
    5.5 遥感数据分析处理第125-135页
        5.5.1 遥感数据与岩矿波谱数据预处理第125-127页
        5.5.2 遥感目视解译工作第127-129页
        5.5.3 OLI/ASTER蚀变信息提取第129-132页
        5.5.4 含碳质浅变质地层信息提取第132-135页
6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第135-151页
    6.1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模型原理第135-139页
        6.1.1 证据权法第135-136页
        6.1.2 信息量法第136-137页
        6.1.3 模糊逻辑第137页
        6.1.4 BP神经网络第137-138页
        6.1.5 Arc GIS/SDM实现平台第138-139页
    6.2 浩尧尔忽洞式金矿找矿预测模型实现第139-144页
        6.2.1 证据权法金矿预测第139-141页
        6.2.2 信息量法等其他成矿预测第141-144页
    6.3 大乌淀式石墨矿找矿预测实现第144页
    6.4 预测靶区验证第144-151页
        6.4.1 石墨矿靶区验证第144-147页
        6.4.2 金矿靶区验证第147-151页
7 讨论与总结第151-153页
    7.1 主要结论与成果第151-152页
    7.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第152-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71页
致谢第171-173页
个人简介第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峡工程库水变动下堆积层滑坡成灾风险研究--以凉水井滑坡为例
下一篇:我国石油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