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佛教论文--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

“弥陀净土”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4页
 一、研究缘起第8-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1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第11-13页
 四、研究检讨第13-14页
第一章 大乘佛教与弥陀净土第14-29页
 第一节“苦”本质论及其解脱思想第14-23页
  一、时空境域中的“一切皆苦”第14-17页
  二、小乘教的“自净其意”第17-23页
 第二节 净土世界与弥陀“中心观”第23-29页
  一、净土世界概述第23-24页
  二、阿弥陀佛与其极乐世界第24-28页
  三、弥陀净土“中心论”第28-29页
第二章“弥陀净土”与中国佛教第29-40页
 第一节“弥陀净土”思想之初传第29-32页
  一、慧远之念佛思想第29-30页
  二、昙鸾之念佛思想第30-32页
  三、有关净土宗“初祖”问题的商榷第32页
 第二节 诸师异说时期与净土宗的成立第32-36页
  一、别时意趣说第32-33页
  二、身土论第33-35页
  三、善导之净土思想第35-36页
 第三节 禅宗之唯心净土说第36-40页
  一、《维摩诘经》“唯心净土说”第36-37页
  二、《金刚经》和《坛经》之净土思想第37-38页
  三、禅、净修行方法之比较第38-40页
第三章 菩提心与净土法门第40-47页
 第一节 汉传净土法门的核心——“信愿行”三资粮第40-43页
  一、真信第41-42页
  二、切愿第42页
  三、持名念佛第42-43页
 第二节 藏传佛教的“往生四因”说第43-44页
  一、明观福田是依因第43页
  二、积资净障是内因第43-44页
  三、发殊胜的菩提心是助因第44页
  四、发愿回向而印持是外因第44页
 第三节“信愿行”与“往生四因”的比较第44-47页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个人简历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杰尊文献版本比较研究
下一篇:《维摩诘经》净土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