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和田地区布雅外围找煤预测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前言 | 第6-12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6-10页 |
| ·区域地质工作现状 | 第6-8页 |
| ·矿床地质工作现状 | 第8-10页 |
|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0-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23页 |
| ·研究区位置与范围 | 第12-14页 |
| ·研究区构造特征 | 第14-15页 |
| ·研究区地层特征 | 第15-19页 |
| ·煤层与煤质特征 | 第19-21页 |
| ·煤层特征 | 第19页 |
| ·煤质特征 | 第19-21页 |
| ·聚煤盆地的成因类型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成煤期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 | 第23-56页 |
| ·石炭系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 第23-38页 |
| ·沉积相标志 | 第23-28页 |
| ·沉积体系分类 | 第28-36页 |
| ·聚煤规律 | 第36-38页 |
| ·侏罗系沉积体系和沉积演化 | 第38-56页 |
| ·沉积体系及其特征 | 第38-46页 |
| ·沉积演化 | 第46-51页 |
| ·沉积模式 | 第51-52页 |
| ·聚煤作用控制因素及聚煤规律 | 第52-56页 |
| 第三章 遥感地质解译 | 第56-64页 |
| ·主要解译内容 | 第56-57页 |
| ·工作方法及解译成果 | 第57-64页 |
| 第四章 含煤远景区圈定 | 第64-67页 |
| ·煤田预测理论及方法 | 第64页 |
| ·找煤预测 | 第64-67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