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21页 |
·选题背景 | 第13页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数据来源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2 耕地保护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21-29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21-22页 |
·公共物品的概念 | 第21页 |
·公共物品的特征 | 第21页 |
·公共物品的分类 | 第21-22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22页 |
·外部性的概念 | 第22页 |
·外部性的分类 | 第22页 |
·市场经济理论 | 第22-24页 |
·市场经济的概念 | 第22-23页 |
·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 第23页 |
·市场经济的特征 | 第23页 |
·现代市场经济及其特点 | 第23-24页 |
·耕地与耕地保护 | 第24-26页 |
·耕地的概念 | 第24页 |
·耕地保护的概念 | 第24页 |
·耕地保护的原因:外部性、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 第24-26页 |
·耕地保护的目标 | 第26页 |
·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基本内容 | 第26-29页 |
·耕地保护制度概述 | 第26页 |
·耕地保护的制度体系 | 第26-29页 |
3 代表性国家和地区耕地保护制度比较及借鉴 | 第29-33页 |
·美国:利用相应的评估系统以分析确定耕地保护类型 | 第29-30页 |
·加拿大:实行农地保护,充分利用存量土地 | 第30页 |
·英国:制定严格的规划立法程序,科学合理利用土地 | 第30-31页 |
·法国:加强农地权属管理,控制农地流转 | 第31页 |
·日本:实行分类定等的管理手段,鼓励耕地改良 | 第31-32页 |
·我国台湾地区的农地保护措施及经验 | 第32-33页 |
4 河南省耕地资源现状及变化态势分析 | 第33-51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3-35页 |
·自然环境概况 | 第33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3-35页 |
·河南省耕地现状 | 第35-36页 |
·耕地资源总量高、人均低 | 第35-36页 |
·中低产田比例较高 | 第36页 |
·后备耕地资源严重不足 | 第36页 |
·耕地质量的区域差异较大 | 第36页 |
·河南省耕地资源变化态势分析 | 第36-45页 |
·耕地面积时间变化分析 | 第36-39页 |
·耕地资源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39-41页 |
·耕地面积变化方向分析 | 第41-43页 |
·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43-45页 |
·河南耕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5-48页 |
·城镇化建设加快,土地供求矛盾突出 | 第45-46页 |
·存在违法占地,低效占地现象 | 第46-47页 |
·补充耕地占优补劣,且重开发,轻整理复垦 | 第47页 |
·耕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质量下降 | 第47-48页 |
·耕地保护问题存在的根源 | 第48-51页 |
·保护耕地的责任没有明确和落实 | 第48页 |
·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 第48页 |
·土地资源粗放利用的现象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 第48-49页 |
·保护耕地中需要妥善协调粮食安全与农民致富的关系 | 第49页 |
·土地调控的手段、方式不够有力 | 第49页 |
·现行耕地保护手段和有关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49-51页 |
5 市场经济条件下耕地保护制度创新 | 第51-65页 |
·市场经济对耕地保护的影响 | 第51-52页 |
·耕地减少 | 第51页 |
·制度不足 | 第51页 |
·当前误区 | 第51-52页 |
·市场经济与农地产权制度 | 第52-54页 |
·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与农地产权制度功能 | 第52页 |
·市场经济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 第52-53页 |
·产权制度与耕地保护的关系 | 第53-54页 |
·市场经济条件下耕地保护制度创新面临的主要障碍 | 第54-56页 |
·耕地利用和保护的外部性 | 第54页 |
·耕地保护的市场失灵 | 第54-55页 |
·耕地保护的政府失灵 | 第55-56页 |
·市场经济条件下耕地保护制度创新目标取向与基本思路 | 第56-59页 |
·目标取向 | 第56-57页 |
·基本思路 | 第57-59页 |
·营造有利于耕地保护的外部环境 | 第59-61页 |
·改革现行的财税体制 | 第59-60页 |
·改革现行干部考核制度 | 第60-61页 |
·市场经济条件下,耕地保护制度的创新研究 | 第61-65页 |
·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 | 第61页 |
·在耕地市场中降低地方政府的职能 | 第61-62页 |
·中央政府通过经济杠杆来达到耕地保护的目的 | 第62页 |
·加强产权制度作用 | 第62-63页 |
·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补偿和激励机制 | 第63-64页 |
·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强法制建设 | 第64页 |
·积极推进节约用地,建立节地型社会 | 第64-65页 |
6 结论 | 第65-67页 |
·结语 | 第65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7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