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子中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0-14页 |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苦豆子的主要活性成分 | 第11页 |
| ·中草药的提取方法简述 | 第11页 |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1-1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3-14页 |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 ·苦豆子生物学特性 | 第14页 |
| ·苦豆子的分布 | 第14-15页 |
| ·苦豆子的化学成分 | 第15页 |
| ·苦豆子的开发现状 | 第15-16页 |
| ·苦豆子中主要有效成分研究 | 第16-21页 |
| ·其它成分 | 第21-23页 |
| 第3章 苦豆子种子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23-40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3-24页 |
| ·苦豆子总黄酮测定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24-29页 |
| ·实验原理 | 第24-25页 |
| ·总黄酮测定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5-29页 |
| ·苦豆子种子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 第29-30页 |
| ·单因素实验 | 第30-31页 |
| ·乙醇浓度对苦豆子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 第30页 |
| ·热浸取温度对苦豆子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 第30页 |
| ·热浸取时间对苦豆子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 第30页 |
| ·提取次数对苦豆子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料液比对苦豆子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 第31页 |
| ·正交试验 | 第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8页 |
|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 ·正交设计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 ·小结 | 第38-40页 |
| 第4章 苦豆子茎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40-44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40页 |
| ·提取工艺 | 第40-42页 |
| ·提取工艺一 | 第40页 |
| ·提取工艺二 | 第40-41页 |
| ·提取工艺三 | 第41-42页 |
| ·不同工艺总黄酮提取率的测定结果 | 第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4页 |
| 第5章 苦豆子总生物碱和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44-48页 |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44页 |
| ·提取工艺 | 第44-46页 |
| ·提取工艺(一) | 第44-45页 |
| ·提取工艺(二) | 第45-46页 |
| ·含量测定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7-48页 |
| 第6章 工业化流程初步设计 | 第48-57页 |
| ·工艺流程 | 第48页 |
| ·设备清单 | 第48-49页 |
| ·方案流程图 | 第49-50页 |
| ·总黄酮提取-分离方案流程图 | 第49-50页 |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50-53页 |
| ·原料成本 | 第50页 |
| ·水电气 | 第50-53页 |
| ·主要设备的设计 | 第53-57页 |
| ·原料仓 | 第53页 |
| ·搅拌式反应釜(浸提罐) | 第53页 |
| ·过滤离心机选型 | 第53页 |
| ·提取液罐设计 | 第53页 |
| ·一次减压蒸馏釜设计 | 第53-54页 |
| ·一次蒸馏液储罐设计 | 第54页 |
| ·拌料罐设计 | 第54-55页 |
| ·色谱柱设计 | 第55页 |
| ·分离液搅拌罐设计 | 第55页 |
| ·二次减压蒸馏釜设计 | 第55页 |
| ·产品储罐设计 | 第55-57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7页 |
| ·对工作进一步的建议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卷内备考表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