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地质学论文--海洋地球化学论文

海岸带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硫地球化学研究--以辽河口与大神堂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选题背景第10页
   ·研究现状第10-17页
     ·早期成岩过程第10-13页
     ·硫地球化学第13-17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技术路线与实验工作量第18-20页
     ·技术路线第18-19页
     ·工作量第19-20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0-26页
   ·辽河口概况第20-23页
     ·地理位置第20-21页
     ·气候特征第21页
     ·水文地质第21-22页
     ·沉积地貌第22-23页
   ·大神堂概况第23-26页
     ·地理位置第23页
     ·气候条件第23页
     ·水文地质第23-24页
     ·沉积地貌第24-26页
第3章 样品材料与实验方法第26-34页
   ·采样方法与预处理第26-27页
   ·含水率以及孔隙度第27-28页
   ·粒度第28-29页
   ·总有机碳第29页
   ·沉积物硫形态提取与测定第29-33页
     ·仪器设备第29页
     ·溶液配置第29-31页
     ·AVS、CRS、ES提取与测定第31-32页
     ·记录与计算第32-33页
   ·其它送外测试数据以及前处理第33-34页
第4章 沉积物地球化学的垂向变化第34-44页
   ·粒度和总有机碳分析第34-38页
     ·粒度第34-35页
     ·总有机碳第35-36页
     ·总有机碳与粒度相关性讨论第36-38页
   ·Fe、Mn元素分析第38-40页
     ·固相沉积物Fe、Mn第38-39页
     ·沉积物孔隙水Fe~(2+)、Mn~(2+)第39-40页
   ·孔隙水硫酸根第40-41页
   ·硫形态垂直分布第41-44页
第5章 早期成岩的地球化学讨论第44-55页
   ·多元统计分析第44-47页
     ·相关性分析第44-46页
     ·因子分析第46-47页
   ·沉积物孔隙水中扩散通量第47-51页
     ·建立垂向扩散通量模式第47-48页
     ·通量计算的结果与意义第48-51页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探讨第51-53页
     ·硫同位素测试结果第51-52页
     ·硫同位素分馏讨论第52-53页
   ·研究区早期成岩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讨论第53-55页
第6章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海北部陆缘白垩纪安山岩基本特征及其与东南沿海安山岩对比
下一篇:海岸带地质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以黄河口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