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岩石学论文--岩石分类论文--岩浆岩(火成岩)论文--岩浆论文

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岩基东南缘晚侏罗世—早始新世岩浆作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文献综述第10-16页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6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6-17页
   ·论文主要工作量第17-18页
   ·论文主要取得工作进展第18-19页
     ·本文样品第19-22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2-25页
 泽当弧微地体第23页
 日喀则弧前沉积第23-24页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第24-25页
第三章 野外地质和岩相学特征第25-35页
   ·泽当西晚侏罗世花岗闪长岩第25-27页
   ·朗县早白垩世闪长岩和早石炭世花岗闪长岩第27-30页
   ·泽当东早古新世花岗闪长岩第30-31页
   ·八一晚白垩世黑云母花岗岩第31-32页
   ·更张早始新世黑云母花岗岩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单矿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侵位深度和压力第35-44页
   ·分析方法第35-36页
   ·数据结果第36-39页
   ·本章小结第39-44页
第五章 年代学特征第44-68页
   ·泽当西花岗闪长岩(T0674-16)第45-47页
   ·朗县早白垩世闪长岩(T0563-2)第47-49页
   ·朗县早石炭世花岗闪长岩(T0563)第49-51页
   ·朗县眼球状花岗片麻岩(T0563-GN)第51-53页
   ·泽当东花岗闪长岩(T0675)第53-55页
   ·林芝黑云母花岗岩(T0582-2)第55-57页
   ·八一黑云母花岗岩(T0584)第57-59页
   ·更张黑云母花岗岩(T0585-1-6)第59-61页
   ·本章小结第61-68页
第六章 地球化学特征第68-101页
   ·泽当西晚侏罗世花岗闪长岩全岩地球化学特征第69-73页
   ·朗县岩体全岩地球化学特征第73-76页
   ·晚白垩世末—早始新世岩体的全岩地球化学特征第76-80页
   ·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第80-84页
   ·本章小结第84-101页
第七章 讨论第101-115页
   ·泽当晚侏罗世花岗闪长岩的源岩、形成机制以及构造动力学意义第101-104页
   ·朗县早白垩世闪长岩的源岩、形成机制以及构造动力学意义第104-107页
   ·晚白垩世—早始新世花岗岩的源岩、形成机制以及构造动力学意义第107-108页
   ·冈底斯岩基南缘的同位素特征第108-111页
   ·地壳增厚第111-112页
   ·石榴石在岩浆源区中的作用第112-115页
结论第115-117页
致谢第117-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38页
个人简历第138-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北平原典型区地下水回灌条件与示范试验设计
下一篇:Re-Os同位素分析方法改进及在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