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1-13页 |
一、创新点 | 第11-12页 |
二、研究不足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展 | 第13-27页 |
第一节 2005年汇改 | 第14-18页 |
一、2005年汇改的内容 | 第14页 |
二、2005年汇改的背景 | 第14-17页 |
三、2005年汇改的结果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三次调整汇率波动幅度 | 第18-22页 |
一、三次调整波动幅度的内容 | 第18页 |
二、三次调整波动幅度的背景 | 第18-21页 |
三、汇改十年的成就 | 第21-22页 |
第三节 2015年“8.11”汇改 | 第22-27页 |
一、2015年“8.11”汇改的内容 | 第22-23页 |
二、2015年“8.11”汇改的背景 | 第23-25页 |
三、2015年“8.11”汇改的成果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汇率定价机制改革对货币政策自主性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7-34页 |
第一节 传统国际金融理论框架下的影响机理研究 | 第27-29页 |
一、古典利率平价理论 | 第27-28页 |
二、M-F模型与三元悖论 | 第28-29页 |
第二节 中国汇率定价机制改革进程中的外汇占款 | 第29-31页 |
一、外汇占款基础理论 | 第29-30页 |
二、外汇占款剧增对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第三节 中国汇率定价机制改革进程中的冲销干预 | 第31-34页 |
一、冲销干预基础理论 | 第31-32页 |
二、冲销干预对我国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影响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汇率定价机制改革对货币政策自主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4-43页 |
第一节 模型设定及实证步骤 | 第34-36页 |
一、理论模型设定 | 第34-35页 |
二、实证步骤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一、变量选择 | 第36页 |
二、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实证结果 | 第37-40页 |
一、构建GARCH模型 | 第37-38页 |
二、残差项ADF平稳性检验 | 第38-39页 |
三、构建误差修正模型 | 第39-40页 |
四、利率政策自主性验证结果 | 第40页 |
第四节 实证结果的经济学解释 | 第40-43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对我国的启示 | 第43-46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43-44页 |
第二节 对我国的启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件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