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扬子地区寒武系纽芬兰统—第二统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5页 |
|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第10-11页 |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项目依托 | 第11页 |
| ·研究现状 | 第11-20页 |
| ·黑色页岩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黑色页岩形成环境的划分 | 第16-18页 |
| ·前寒武纪—寒武纪全球古环境 | 第18-20页 |
|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20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 ·完成工作量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及研究剖面 | 第25-40页 |
| ·地层多重划分与对比 | 第25-30页 |
| ·岩石地层 | 第25-28页 |
| ·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 | 第28-30页 |
| ·研究剖面描述 | 第30-40页 |
| ·湖北宜昌滚石坳岩家河组和水井沱组实测剖面 | 第30-36页 |
| ·湖南沅陵刀背溪寒武系牛蹄塘组实测剖面 | 第36-38页 |
| ·湖南沅陵军大坪寒武系牛蹄塘组实测剖面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黑色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40-55页 |
| ·宜昌秭归滚石坳剖面寒武系岩家河组和水井沱组 | 第42-48页 |
|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第42-43页 |
|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第43-48页 |
| ·沅陵军大坪剖面寒武系牛蹄塘组 | 第48-51页 |
|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第48-49页 |
|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第49-51页 |
| ·沅陵刀背溪剖面寒武系牛蹄塘组 | 第51-55页 |
|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第51-52页 |
|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 第52-55页 |
| 第四章 基于U-Mo协变模式古海洋体系环境分析 | 第55-62页 |
| ·古海洋体系氧化还原条件的划分 | 第56-60页 |
| ·缺氧古海洋水体滞留程度的评价 | 第60-62页 |
| 第五章 富有机质黑色页岩形成机制分析 | 第62-73页 |
| ·海平面变化 | 第62页 |
| ·古海洋生产力 | 第62-67页 |
| ·有机质富集主控机制 | 第67-72页 |
| ·黑色页岩的成因模式 | 第72-73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3-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90页 |
| 附表 | 第90-107页 |
| 附录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