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气味药性理论困惑与对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一、中药“气味”理论的形成、内涵及发展 | 第9-14页 |
| (一)"四气"理论的形成及其内涵 | 第9-11页 |
| (二)五味药性理论的形成溯源、内涵及发展 | 第11-14页 |
| 二、四气药性理论的疑难与困惑 | 第14-28页 |
| (—)"四气"与"四性" | 第14-16页 |
| (二)"四气"定性与定量 | 第16-18页 |
| (三)平性;"三性说"、"五气说"等 | 第18-21页 |
| (四)某些药物四气标注不统一现象的分析 | 第21-26页 |
| (五)四气现代研究的思路及展望 | 第26-28页 |
| 三、五味药性理论的疑难与困惑 | 第28-31页 |
| (一)药味确立的依据——真实滋味与功能之昧 | 第29页 |
| (二)药味描述与功效作用特点不完全符合 | 第29-30页 |
| (三)药物真实滋味与功效不相关时标注予以忽略 | 第30-31页 |
| 四、“气味”药性理论的局限性 | 第31-34页 |
| (一)关于四气 | 第31-32页 |
| (二)关于五味 | 第32-34页 |
| 五、“气味”需结合其他药性特征以更好地反应功效 | 第34-37页 |
| (一)气味结合一定程度上反映功效 | 第34-35页 |
| (二)"气味"的作用特点不能涵盖所有功效 | 第35-37页 |
| 结论 | 第37-38页 |
| 致谢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2-44页 |
| 个人简历 | 第44页 |